富士康36天“闪电”过会 独角兽通道开通
来源:北京商报
3月8日,富士康成功闯关,从披露招股书到成功过会仅用了36天,富士康的IPO之路刷新了A股的新纪录。业内人士认为,富士康闪电过会,意味着独角兽企业IPO快速通道正式通车。不过,由于部分独角兽企业可能很难满足现有的IPO标准,也将面临着诸如“同股不同权”等特型股权诸多挑战。
36天“闪电”过会
富士康的闯关结果正式被揭晓,公司的首发申请获得通过,这意味着富士康距离登陆A股市场又近了一步。
3月8日,证监会官网披露第十七届发审委2018年第41次会议审核结果公告显示,富士康的首发申请获通过。而从披露招股书申报稿到过会,富士康的IPO之路仅用了36天的时间。
据了解,今年2月1日,富士康招股书申报稿上报。之后,富士康2月9日在证监会官网首次披露公开发行招股说明书,同时富士康还披露了证监会首发申请反馈意见。随后仅仅时隔两周的时间,富士康招股书就在2月22日进入“预披露更新”状态。而从2月1日富士康招股书申报稿上报之日算起,到过会仅仅用了36天。富士康IPO弯道超车成为风向标,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按照富士康目前的IPO速度,预计富士康有望在4月左右登陆A股市场。
富士康是通信网络设备、云服务设备、精密工具及工业机器人专业设计制造服务商,为客户提供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核心的新形态电子设备产品智能制造服务。近几年富士康的业绩颇为亮丽,财务数据显示,2015-2017年,富士康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约为2728亿元、2727.13亿元和3545.44亿元,对应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约为143.5亿元、143.66亿元和158.68亿元。即便富士康已经成功拿到A股入场券,但发审委依然对富士康提出了五大问题。
诸如,招股书显示,富士康在扣除发行费用后拟主要聚焦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云计算及高效能运算平台等,对此发审委要求公司结合行业现状、发展趋势及此次募投项目产生效益情况,说明此次募投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所需资金的合理性。
此外,发审委对富士康的财务指标呈现低毛利率、高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较高的特点予以关注。招股书显示,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富士康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0.5%、10.65%和10.14%,2015年末、2016年末和2017年末富士康的资产负债率分别约为45.72%、42.89%和81.03%。此外,报告期内,富士康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分别为26.93%、20.56%和18.97%。对此发审委要求公司结合三项费用、资产周转率等说明低毛利率、高净资产收益率的形成原因,以及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并结合资产负债结构,说明现金流能否确保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
独角兽快速通道通车
富士康IPO弯道超车的背后,与近期资本市场政策风向出现明显变化有关。业内人士认为,富士康的成功过会,标志着监管层对独角兽企业开辟的IPO绿色通道正式通车。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称,富士康首发获通过与360成功上市可以看做是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成果落地,今后类似的独角兽公司有望借助IPO快速通道顺利登陆资本市场。申万宏源在3月6日发布的相关研报中指出,富士康此次的“即报即审”、闪电上会也从侧面反映了加快新经济布局迫在眉睫,有助力于改善产业结构,也充分体现了证券市场超常规、大力度地支持“四新”行动正逐步落实。
近日证监会开放对新科技领域的独角兽公司上市通道引发热议。宋清辉认为,证监会提出的开辟独角兽上市绿色通道的理念,将在资源配置上向新经济公司倾斜,是为了让好的新经济公司批量上市,不仅仅是让已经成长为独角兽的BATJ这类企业回归A股这么简单,最终目的是通过资本市场强力助推“中国式创新”。
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行人士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近期资本市场的风向上来看,市场发行朝着扩大包容性和适应性的方向发展,尤其是鼓励优质企业、包括独角兽企业的加入。此外富士康的闪电过会,会带动其他独角兽公司登陆A股的信心。
关于独角兽回归A股一事,全国政协委员、中财办副主任杨伟民表示,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概念,高效率的投入和较高的效益非常重要,未来我国的政策体系也将逐步改变,比如现在有些部门就在调整上市公司结构,使新的独角兽企业尽快上市。
不过,申万宏源在上述研报中则指出,“快”并不意味着“松”,IPO发行严审依然常态化。即使“四新”快速通道打开,也并不改当前的IPO严审常态,毕竟把好IPO入口质量关是新一届发审委在终身追责机制下的重要使命。自新一届发审委履职以来,IPO审核通过率始终维持低位,2018年初至今IPO审核通过率也仅40.32%,预期对于明显“带病”的“四新”行业企业,过审概率依然不高。
面临诸多挑战
独角兽IPO快速通道的通车,对于独角兽企业而言机遇难得。不过,业内人士认为,富士康的成功过会只是独角兽企业中的个例,目前部分独角兽企业很难满足现有的IPO标准,需要面对诸如“同股不同权”的特型股权等诸多挑战。
上述投行人士表示,目前来看,独角兽企业很难满足现有的IPO标准,所以首先要改革IPO标准。但改革也可能面临较多挑战,首先是“同股不同权”的特型股权,IPO的标准能否将其包容,这需要改革。宋清辉认为,政策根本不允许特殊的股权结构即VIE架构、同股同权的企业在A股上市。但是,独角兽企业要想顺利登陆A股,还有赖于相关政策和法规的落地,尚需等待IPO政策明朗。
中概股回A此前多采用私有化退市而后再IPO或者借壳的方式,上市的时间成本很高,短期内还很难实现海外中概股独角兽企业的快速回归。若想要突破现有发行方式来实现,目前中概股企业大概率会选择CDR模式回归。这一模式看起来简单易行,但没有相关的政策制度出台,更没有实例,这也是独角兽企业回归A股面临的最大挑战。
全国人大代表、深交所总经理王建军表示,新兴企业具有一定的“人合性”色彩,对于股权融资与控制权稳定的平衡需求较为强烈。王建军进而表示,双重股权结构除一股附着一个投票权的普通股外,还设置了一股附着多票的超级表决权股或无表决权普通股等特别股,能够避免公司上市后的控制权稀释,契合新经济公司上市诉求。
但现行公司法关于股份公司股东表决遵循“一股一权”的规定,限制了以超级表决权股为代表的双重股权结构的运用,制约了新经济的发展,导致境内双重股权架构企业只能到境外发行上市。王建军称,完善双重股权结构制度供给有助于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提高A股市场的国际竞争力与吸引力,使境内资本市场成为中国新经济的主场,使投资者能有更多机会参与我国新兴产业。
北京商报记者 崔启斌 刘凤茹/文 王飞/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