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与阿里巴巴争夺海外市场,东南亚将成为对决之地

好奇心日报
*本文只能在《好奇心日报》发布,即使我们允许了也不许转载*
新加坡电 – 阿里巴巴希望借由旗下的新加坡 RedMart 在电商潜力巨大的东南亚市场占据先机,一点一点击败亚马逊。
在新加坡 RedMart 装配仓库里,明晃晃的灯光照射下,身着绿色马甲的工人小心翼翼地将水果、奶酪和其它易腐食品包装好,这些生鲜食品将由货车运送到日益青睐网购的新加坡居民手中。附近的一面墙上贴着顾客过去投诉过的一些问题:牛油果过熟、菠菜发臭和蜜瓜腐烂。
新加坡线上超市 RedMart 仓库。阿里巴巴借由旗下新加坡电商平台 RedMart 抢滩东南亚市场。图片版权:Lauryn Ishak/《纽约时报》
RedMart 是一家新加坡本土生鲜杂货网上商城,现已成为阿里巴巴深入新加坡乃至东南亚市场的前哨站。RedMart 总裁维克拉姆·鲁伯尼(Vikram Rupani)说:“我们的服务正在变得越来越好,但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阿里巴巴和亚马逊在中国、美国雄踞一方,占据各自本土市场电商领域的主导地位。目前,他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在国外潜在市场展开竞争。
两家公司都在亚洲投资了数十亿美元,特别是针对东南亚和印度市场,期望能够再现中国转型为世界最大电商市场的爆炸性成功。
新加坡的卡罗尔·霍尔收到从 RedMart 订购的食品。RedMart 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活动和打折措施吸引消费者。图片版权:Lauryn Ishak/《纽约时报》
亚马逊在印度斥资 50 亿美元,吸引消费者购买使用其 Prime 会员服务,年费仅需 99 美元,还可免费收看西方影视剧;阿里巴巴则参股印度最大移动支付平台 Paytm 及其电商 Paytm Mall,投资金额约为 5 亿美元。
阿里巴巴将更大的赌注压在了东南亚市场,累计投入 20 亿美元控股 Lazada。Lazada 总部位于新加坡,成立短短 5 年来业务范围已覆盖东南亚地区 6 个国家,更于去年收购了 RedMart。
据 Google 与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淡马锡控股(Temasek Holdings)预测,随着东南亚地区年轻中产阶级激增,到 2025 年,该地区电子商务销售总额有望达到 880 亿美元,而在 2015 年,东南亚电商总销售额尚不足这一数字的十分之一。
与此同时,据贝恩管理咨询公司(Bain & Company)预测,印度市场也将在 6 次扩增后达到相似水平。
类似珍妮斯·方(Janice Lee Fang)这样的顾客便是阿里巴巴与亚马逊的潜在客户。珍妮斯是一名新加坡人,她需要为今年 6 岁、刚刚开始读小学的女儿购买一款智能玩具,让她在校期间能不那么想家。通过 7 月引入新加坡的亚马逊 Prime Now 服务,她在一天内就收到了订购的一款透明的球形机器人 Sphero SPRK Plus,可通过手机操作让它在地上自由滚动。
RedMart 仓库内,工作人员正在检查商品质量。RedMart 总裁称,提高服务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图片版权:Lauryn Ishak/《纽约时报》
“我太高兴了!能在我女儿离家上学前收到货并教她如何使用,网购真是我的救星!”同时也是阿里巴巴用户的珍妮斯这样评价道。
然而,地域差异也很明显。与中国不同的是,东南亚地区的 6 亿人口被政治、语言和文化因素所分割,非常分散。有些地区非常现代化,比如新加坡;但还有一些地方道路建设不完善、基础设施匮乏,人们无法获得他们需要的东西。
贝恩公司东南亚合伙人麦克·布克(Mike Booker)称:“东南亚地区是城乡与城乡结合部的综合体,国与国之间都相隔甚远,非常分散,其中菲律宾与印度尼西亚更是隔海相望。现金交易依然是东南亚地区的主要交易方式,当地的商业竞争也很激烈。”
面对这些挑战,作为东南亚地区最大的电商平台,由阿里巴巴控股的 Lazada 需要采取更具创造性的应对措施。
在越南,当地邮局接受顾客退货并以现金形式退款;马来西亚消费者可从 7-Eleven 便利店的寄存柜提货,此外在菲律宾,Lazada 将加油站作为商品中转区,送货员可从加油站取货配送。
Lazada 菲律宾站负责人巴尔奇(Inanc Balci)说:“我们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来自新加坡的乌玛·帕拉米斯瓦是 RedMart 的一名消费者,她正在拆网购商品的包装。图片版权:Lauryn Ishak/《纽约时报》
据报道,阿里巴巴国际零售业务的最新季度销售额一年来同比翻了一倍多,部分来自 Lazada 的贡献。尽管如此,相比于庞大的阿里巴巴商业帝国,旗下的 Lazada 与其子公司 RedMart 仍然体量较小、收益甚微。据 Lazada 首席执行官马克斯·比特纳(Max Bittner)称,母公司阿里巴巴愿意花钱来打造它们的物流体系,吸引更多的客户。
马克斯·比特纳说:“电商是以规模为游戏规则的经济形式。我一点都不担心,我将全力以赴。”
尽管业内专家普遍认为亚马逊未来将进军其它国家市场,但截至目前,亚马逊仅开辟了新加坡这一处国外市场。亚马逊的一位发言人拒绝予以置评。
迄今为止,阿里巴巴与亚马逊还没有太多的正面对决。亚马逊在中国市场表现平平,而阿里巴巴在美国推出的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也拓展受挫。
东南亚市场将成为阿里巴巴与亚马逊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商业模式的对决之地。
亚马逊库存量高于销售量,阿里巴巴则与之相反。Lazada 的绝大部分销量来自于外部供应商,本身仅充当电子中介的作用,由这些供应商将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以此保持较低的成本,这一点与阿里巴巴在中国本土的销售模式类似。但在中国,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因出售假货遭到质疑,阿里巴巴方面表示正在努力打击假货问题。
RedMart 工作人员正在打包消费者订购的产品。相比于庞大的阿里巴巴商业帝国,旗下的 Lazada 与其子公司 RedMart 仍然体量较小、收益甚微。图片版权:Lauryn Ishak/《纽约时报》
在东南亚市场,阿里巴巴遥遥领先于亚马逊,并在东南亚投资建设基础设施。譬如在今年 8 月,阿里巴巴领投了印度尼西亚最大的电商平台 Tokopedia。专家称,亚马逊可参考在美国市场投放的在线观看西方影视剧的服务,吸引年轻消费者,扳回一城。
亚马逊涉足新加坡市场曾一度受挫,其推出的服务超过了自身可以承受的客户量,迫使很多交易无法进行。但自那以后,阿里巴巴与亚马逊都开始信心满满地积极扩大投入,为不断增长的消费群体提供更快的送货服务。
最近一次参观 RedMart 仓库时发现,工人们从堆满麦片盒、空的水果和蔬菜罐头的垃圾桶里挑出纸箱,每 9个打包在一起。为征集更好的回收办法,RedMart 还推出了赠送电影票、代金券甚至高达 1000 美元奖金的奖励措施。
阿里巴巴和亚马逊在新加坡的市场份额竞争将会是一场烧钱大战,除市场拓展成本外,还包括降价、折扣等优惠活动支出。
乌玛·帕拉米斯瓦(Uma Parameswar)是新加坡一名艺术管理从业者,她说:“这太棒了。”她使用 RedMart 已有两年半的时间,只遇到过一次水果不新鲜的情况。
这种诱惑令她更热衷于网购。据她所说,在 RedMart 购买杂货可享受 5% 的折扣,更有 Uber 打车券等其它优惠形式。
她说:“过去三、四个月来网购帮我节省了差不多 200 美元,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翻译 熊猫译社 唐尘
题图来自 Wikimedia Commons
© 2017 THE NEW YORK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