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这游戏是一个思想实验:什么是汤?汤里应该有什么?

好奇心日报

关注

这是个你可以称其为网页小游戏、但是制作者也很乐意把它叫做“互动性思想实验”的项目,它的灵感来自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表现形式非常日常——让你判断某样食物是不是汤。因此游戏名字也非常贴切地叫做《Something Something Soup Something》。

在几个简单的场景里,旁白告诉你人类发展出了远程传送技术,于是雇佣偏远星球的廉价劳动力为地球人类做汤。但是外星人不了解人类的消化系统,因此做出的东西可能不是汤,你需要判断这些食物是不是符合“汤”的标准。

……这番描述似乎显得很蠢。

判断流程开始后,出现在玩家面前的有 20 道“汤”,变量包括内容物、盛具、餐具、物态等等,在排列组合中,你一定会看到你所认为的汤,以及你觉得绝对不能算作是汤的东西。

如果碗里有苍蝇,搭配餐具是冰淇淋勺,它算不算汤?

如果液体是冻住的,让你用叉子吃,算不算汤?

茶杯盛着,加了一把鸡尾酒小伞,算汤吗?

如果是用帽子盛的呢?

在结束后,就像任何心理测试一样,游戏会给你一个判定,它帮你总结了你头脑中对汤的定义。

我所选的唯一一项被判定为“不可食用”的内容物是苍蝇,但是按照这个游戏的逻辑……谁说苍蝇必须要被定义为“不可食用”?

最多五分钟的 “gameplay” 后,你可能会想,这个“游戏”有什么意义?

实际上网站花了三个页面解释为什么要设计这个项目,它们分别为“但这是为什么呢?”、“怎么做的?”以及“结果”。

它的主要设计师叫 Stefano Gualeini,是一位意大利游戏设计师兼哲学家——这似乎让玩家理解了游戏的怪异之处,团队其他成员来自于马耳他大学的电子游戏专业。这个游戏拥有一个哲学和语言学上的目的,即让“玩家”感到困惑和好奇,让他们对语言描述的种种可能性,以及用分析归类法思考问题的局限性产生怀疑,并让他们意识到,即便是像“汤”这么普通的概念,都可以如此模糊、多变、无法确切定义。

衍生开来,它同样是在刺激人们对一个问题的思考:如何分析性地定义“游戏是什么”。

一个有教养人的标志在于,他能在问题性质的许可范围内追寻每一类事物的精确含义——亚里士多德

这个简单的“游戏”其实五脏俱全——有一点叙事,有不同场景的探索,有一点需要动手的操作(利用上下键调整光标),即“基于一个设定好的目标对玩家表现进行量化”。不过这些游戏学(ludology)领域的元素这般组合,真的能保证它符合电子游戏的定义吗?

制作者们进一步自问:对“汤”和“游戏”这些概念进行完全理论层面的理解,真的是明智而富有收获的做法吗?向玩家解释这个互动体验的一切有意义吗?难道一个优秀的“电子游戏”不该是存在本身就解释一切的吗?居然要靠文字来说明内涵是不是证明设计师们很失败?

所以玩家想吐槽的东西,基本上设计师们已经自我吐槽完了,且并不为此感到尴尬。他们在意的是,任何一个拥有电脑和网络的人可以任意解读这次体验,“反正我们不知道电子游戏指代什么,你呢?”

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在“结果”那栏看看焦点小组的反馈。你的思想可能会从起初的“汤是什么还说不清吗”转变为“什么,居然有人这么想?” 也许我们都需要拥有更开明的思想,接受不同人类对同一事物千差万别的定义,从汤开始。

题图来自 weknowyourdreams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