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PP租车张丙军:持续创造价值C2C市场发展关键

新浪科技

关注

新浪科技讯,11月18日上午消息,“硅谷对话北京—共享经济与O2O中的C2C”行业峰会在京举办。会上“车服务相关C2C专场”活动举行,Uber北京总经理姜智亚、嘀嗒拼车CEO宋中杰、FlightCar CEO Rujul Zaparde、PP租车CEO张丙军参与讨论。

张丙军在讨论中提到,车服务相关的C2C是正在做一个很大的市场,从创造价值的角度来说,需要做真的有影响力,能为社会创造持久价值的事情。PP租车的目标是为中国有3亿驾照没有车开的时候,提供新的用车生活方式,转变大家对私家车的认知,真的可以成为我们共享用车的一部分。这就他认为要做这件事情的价值。

以下为交流全文:

周翔:很荣幸今天在这里见到中美的创业者,在这里汇聚一堂与大家讨论。今天我们谈论到共享经济的问题。其实整个共享经济发展,从ELB的兴起开始有过非常非常多的报道。这几年,整个共享经济的发展,对各行各业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比如我们华兴作为投资银行来讲,其实像刚才宜信的唐总,市场上类似于众筹的模式,也是金融行业里面共享经济。

其实作为一些传统的投行,深刻感受到共享经济对我们传统行业的危机。我们今天请到四位嘉宾都是车服领域的先行者,有已经规模很大的类似于像UberPP租车的领先车,包括嘀嗒,相对来说选择一些细分领域去切入。一些初创型的企业。在座的各位,我还想请各位稍微介绍一下,第一就是,咱们公司是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切入点,切入共享经济?然后我们对于共享经济是怎么看的,自己公司是在做一些什么样的事情?谢谢!

姜智亚:我是代表Uber公司的姜智亚,北京的总经理。刚刚你提的分享经济, Uber是2009年开始的租赁公司。在美国,欧洲那边有特别多的P2P用车,我们把车的使用率增加,让更少的车辆可以满足每个人的出行需求的话,对环保还有拥堵这方面都有一些好处。我们从2009年开始硅谷到旧金山,拓展到200多个城市,在中国也是,我们都是一样的追求。

宋中杰:我们用拼车这个角度去做,可能还有一个更大的不同,就是虽然都是私家车,但是我们这个车主,都是上班一族,我们在他的上班过程当中,或者说一天的其他时间出行的时候,我们把它的车的座位和车把它售卖出去。所以这样的话,其实造成了很大的一个优势,就是价格便宜。因为他不是以盈利为目的,只是一个顺道出行。所以能挣多少就挣多少了。这样导致的就是价钱很便宜。比如说我们最近刚推出来叫专车版,顺路出租车的模式。只有现在出租价钱的一半。所以我想这个可能是用拼车的概念去做另外一个优势吧。

张丙军:大家好,我是来自PP租车的张丙军,今天非常高兴和大家交流,就是一个租车平台,帮助车辆的拥有者放心的赚钱,帮助没有车的人低开销的,比传统租赁便宜30%到50%的价格,用到身边的车,通过技术的支持可以让租客手机开关门,自主还车,不需要加油。

我们做这件事情很重要的一个切入点,第一,我们相信当亲的用车生活方式,不是最优的,我们当前用车想到第一想到的就是去买一辆车,但是在北京摇号,摇两年很正常,买一辆车开两三年,再换很麻烦。当前国内基于1000万左右用过传统租车服务的租客,基础上为全中国有3亿驾照的有驾照无车的人提供一种新的用车生活方式。让大家能够根据自己不同的用车需求,随时随地可以租用身边不同的车型,人多租7座的MPV,和女朋友租商务型都跟开自己的车一样,没有任何养车负担。这个结果也是我们觉得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可以把一旦大家拥抱这种新的生活方式以后,私家车它的概念无形当中变成了一个公共用车的体系。私家车何为私家车,就是因为我们是个人和一个家庭在用他,但是你发现,你身边的私家车都是被你的邻居或者同事,50多个人共同使用,这个时候私家车变成了公共用车,变成了公交系统的一部分,造成的由于私家车造成的空气污染就出来了,政府需要解决的政策手段需要急需解决的问题,由于限购,限号会有困难,PP租车这样的方式刚好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模式,又能够满足大家的需求。我们为用户创造的新的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为我们社会解决的问题,是我们整个团队做这个项目的原动力。谢谢大家!

周翔:谢谢,我下一个问题其实是想问的,我们都看到,各位在作为分享经济车领域的先行者,选择了不同的切入点。包括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提高效率的同时,也能够解决很多无论是出行的价格的问题,还是一些环境的问题。当然作为创业者,我们都希望公司长期持续的成功发展下去,各位觉得在自己的领域里面,或者说在分享经济里面,您觉得成功的一些核心的要素是在什么地方?比如说是用户体验,比如说是用户的获取能力等等,这个问题请FLIghtcar帮我们解释一下。

FLIghtcar:最总是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一个,就是要建立一种信任,这是最重要的成果的要素,对拥有者和使用者之间,要建立信任,和市场之间建立信任,对我们来说就是如此。人们知道,他们把车停在一个地方,我们会检查一下它的驾驶的历史。知道他是安全的驾驶者。这是第一点,就是一种信任。是要做到的。我想FLIghtcar我们也谈到很多其他的一些情况。我们可能需要更多的一个车辆的供应,这点是非常重要的。供应的车辆越多,你要建立信用的话就更加重要了,信任感。

张丙军:分享一下对PP租车模式的一个关键点的理解。第一就是最大化的打掉交易的障碍,第二最极致的提供交易的保障。如果有了这两点对用户来说,它从过去散落的民间借车,愿意参与到这种的购车,交钱跟用户购车。如果我们能提供更全面的保险保障,包括用户身份的审核,基础的保障,更能够打消用户参与到新模式当中的心理顾虑,这个基础就更扎实,这是目前我们的理解。

宋中杰:如果我们看所有现在做出行的模式,基本上都是B2C的模式,就是说在供应方来说都是专业的。对于我们来说,我们两边都是非专业的,乘客和车主,车主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所以对我们来说,实际是在出行领域里面,创造了一个新的出行方式。我们把这个画成金字塔来看,从高端,一般的出租车,到公交地铁的出行,大致如果中国能够分三类。在出租车和公交地铁中间,其实有一个巨大的空白点。这个价格其实相差的很大。

所以我们实际在做的就是说,在中间的空白点,用这种拼车,私家车顺路搭乘的方式,提供了一个新的出行方式。所以对我们来说的话,一个很大的关键点,就是改变人的思维方式。让他能够认识这种新型出行方式,能够积极的勇敢的去使用。所以这方面,我想要很多的宣传。对我们来说,我们也花了很多心思,其中之一就是首次搭乘我们有5毛钱,首次搭乘,鼓励大家能够迈开第一步,尝试这种体现。

第二我们觉得比较大的障碍。原来的出行方式都B2C的方式,很容易界定双方的方式,我们做的是C2C,其中又有一定的B2C的关系,所以对我们来说,如何把B2C和C2C之间的界限划的很清楚。这是我们一个挑战。我们既不能像B2C一样完全金钱关系,又要保证我们车主给乘客提供一定服务水平的服务。同时还要有这种C2C的这种互助,社交的属性。所以这个线怎么划,也是我们在积极探索的一个方面。所以对我们来说,主要这两个方面。

姜智亚:我也说一下我们Uber的观点,我们公司主要关注的就是用户体验,如果用户体验不好的话,无论是竞争对手,政策什么融资这些东西,一切都是空话。如果用户不喜欢你的服务的话,不管你是做什么政府关系,没有人会要。我们指的用户体验做好,你是去推广,做任何东西,都比较好做。

所以我们是设计我们的技术方面,这样一个APP的设计,我们认为用户想要打开应用,点两次几分钟就会叫到一部出,我们希望不是太复杂。很多人为我们为什么不做预约,让我选择我的出行,选择我的司机,很多人有提过,我们认为开始把我们的应用变得更复杂一些。所以我们希望保持,你打开我们应用之后,你可以点两次几分钟内有一个车子来,这是最简化的。我们认为,要找到这个用户的需求,找到他的痛点,其他的一切好做。当然其中很重要之一就是一个 这方面。你们没有 其他的都做不了,可是我们还是觉得用户体验是最重要的

周翔:总结一下四位的观点一个信任,用户体验,打破交易的障碍,改变用户的行为的习惯,让他们适应新的经济对生活的影响。

我下个问题,刚开始开场白里面,中国跟美国传统企业的势必是很不一样的,传统企业在比如在美国,经过很长时间的发展,他们的整个能力相对来说都比较强。我们也看到,其实在整个行业的发展里面,传统行业其实也在整个过程里面,造成了一定的阻力,比如说像我记得在Uber分享经济在整个美国流行起来之后,还出现过类似于罢工的情况。有一些这样的抵制。

也想请教一下,大家认为各位分享一下,美国的传统行业,对于分享经济他们是怎么样一个态度?我们在整个发展的过程里面,受到了一些什么样的阻力?

另外回过来说,作为传统企业的公司,在整个分享经济的大潮来临的时候,他应该怎么样去应对这个行业的变革跟发展?我想还是继续先请联合创始人的CEO分享一下,再讨论中国的情况,谢谢!

Flightcar:好的,我认为对于Flightcar,我们之前对和洛杉矶的机场有一个法律诉讼。当时主要涉及到了美国的监管部门,大家知道其实,你可以看到他们监管的范围太宽了,确实如果涉及到行业的话,有的时候对于一些非常强有力的行业,我们是租车一夜。在美国仅仅有三家公司垄断了这个市场。他们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如果是有这样的强大的阻力的话,肯定你是要遇到一些抵抗的。可能出现了一些罢工。同样的事情也是大家都要面临的。

这点对美国来说可能是非常独特的,因为在其他国家,可能偶尔也会有类似的情形。在某种程度上主要是监管所造成的。但是在背后的一些情况,可能是有一些比如说在同样这个行业的大型的企业,他们可能在某一些方面有影响力,所以他们就会来出现这样的类似的抵抗行为。

张丙军:在全国推连锁租赁模式,应该是推的比较猛,目前为止,国内市场大家对租车这个服务,有基本认知度的总体用户量千万级别。但是从两个方面讲,当前传统租赁行业的服务,对整个社会的需求来说远远不够的。

2011年的时候温家宝把租赁行业作为国家的发展行业,第一是有限购机制。第二政府的公车改革,需要满足政府的用车需求。但是当前的传统租赁行业,这个需求肯定没有很好满足的。第一点是供给量是不够的,全国是在四五十万辆,满足不了需求。第二当前传统租赁行业提供的形态,让很多用户不愿意去用。大家也有感受。我们基本上做最大的租车网络,要花半个小时一个小时跑去门店,处理各种线下手续,用完车还回来,之前要加油。如果有掉了还要罚一百块钱,这些都是交易的障碍。

这些都是不能满足大家用户需求的,为什么我们现在限购的情况下有些人抱怨。在我们现有的需求没有满足大家的生活方式存在。这种情况下,现在大家也非常鼓励放活市场经济,必然会出现一种新的服务形态,来满足这种需求,这是必然的。所以这个大趋势是档不住的,中国非常好的一点跟美国比起来还有一个非常大的时代特征,我们这个时代,自上而下,政府推动的创新改革,放活市场经济,放活市场的这种呼声。非常有共识的,这点市场的基础非常好,这种推动力非常强。

所以目前我们的理解在这方面,在中国的助力比美国更强,P2P租车在中国发展更强的一个原因。

周翔:应该还没有出现像美国那样,像FLIghtcar被法院起诉的情况。

张丙军:跟我们还有一点差异性,美国更像的像,横向对比,在中国的P2P租车的发展方向更强的。极端这种情况在中国没有出现的。

周翔:中国整个传统经济看起来,租车相比起来环境比美国好一点。因为传统行业本身能力不足,政策上也比较支持跟鼓励这一块的发展。

宋中杰:宏观角度来说,现在解决方法不好的,公交地铁像打仗一样,自己开车赌在路上,经常发生的事。现在养车越来越贵了,油钱停车费也贵。过去的解决方法,就是服务的方法,牌照管制的方法,上面也是牌照管制高端的商务车。原来的方式,显然不能满足现在人们出行的需求。这种方式在未来,更加没有办法满足这种需求。所以会出现更多新的方式,来去填补这个空白。大趋势来讲,一定有新的东西会出来。

第二个,因为现在新兴出来的方式,利用了很多新的技术,比如移动的技术,比如大数据的技术。导致了用户体验,又比传统的好很多。比如说我们做的拼车,因为你用手机,年轻人都用智能手机了。在空余的时间把车定了,到了之后自动通知,自动引导你去哪儿上车。还有双方的互相点评,就是把这个信用机制建立起来了,你知道这个司机,准时不准时,爽约率多少。干净不干净车。驾驶技术好不好。司机也可以通过点评看到这个乘客是不是特别吹毛求疵的,是不是比较热情好谈的,可以用这些点评的方式,可以互相去选择。

所以它这个体验,要远远好过我们的传统的这种方式。

所以从长远来讲的话,我觉得现在新型的出行方式,份额会越来越大。可能不会完全替代或者说完全颠覆现在的出租车公交地铁,不会。但是它的份额会越来越大。是一个小众市场。反倒我们觉得正向反。因为我们这个拼车行业,是说可能供给,是最大的。是远大过出租车的供给,大过商务车的供给,很有可能C2C的拼车市场,会是仅次于公交地铁之外的第二大市场。

所以我觉得肯定会有一些冲突,但是我觉得互补性会更大。但是未来新型的出行方式份额越来越大。

姜智亚:我也提一下Uber我们公司的经验,在这个问题很多人问我,你怎么来做中国的这些Uber是不是很难有什么政府问题?刚刚其他的贵宾也提过,全世界上都有这样一样的挑战包括中国,在美国也遇到很多问题,当时Uber创始人,VC大家都知道这个市场多大。那时候我们在旧金山每年差不多几亿美金。这个Uber公司100%,一年只有两亿美金的收入。几年之后,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市场比我们当时想象大很多。我不见得想说颠覆是来替代已有的出行方式,如果真的有一个很有价值的服务的话,可以把整个市场都作为扩大。然后我们看到在美国这个已经发生了,包括欧洲,希望在亚太把市场扩大。做一个分析,三分之二的路程在小商店结束,很当消费者经过我们Uber可以去小的商店,也许坐公交或者地铁站不是很方便。之前一个小商店,离公交地铁站,是你最主要的一个流的因素,经过点评其他人找一个小的商店,我们传统的行业来说,其实有很大的帮助。

包括我们的司机,我们车子也是,我负责每一个城市,完全没有车子,没有团队没有用户的时候,先开始说服一些租赁公司跟我们合作。每一个租赁公司,一开始有意说是不是想抢我地盘。有一些不愿意,一开始不愿意跟我合作,有一些开始愿意跟我们做,我们不代替现在已有的车子,从其他的业务就带过来。我希望你是空闲的时候,你可以上车。本来一天可以赚800块钱,800块钱之后,我们这个车子是空的,刚刚提到现在是养车特别贵,油费,上牌都是要钱的,四点五点他们开始上线,整个市场开始扩大。

我们觉得我们对传统的行业,开始扩展他们的市场。

周翔:谢谢各位,时间有限,我们最后一个问题,因为今天我们在IDG资本的组织下,进行这样一场活动,也必然谈到跟资本市场相关的问题,我最后一个问题,其实刚才姜总也部分提到过,VC,我们每个企业获得了VC的投资,在VC看待这件事情,看待我们企业的时候。我们最能打动它的地方是什么地方?

姜智亚:我其实之前做风投四年多,所以我想说从哪一个角度来考虑。我觉得你去融资看你在哪一个阶段很重要,早期的话,VC完全不管你的数字,可能只有一个PPT,而已,或者早期有几百几千用户,VC看中了创业团队。还有你的市场够不够大。这两个因素通常是最重要的。

然后很早期的时候,我用户不是很多,没有几百万,最关键我们宁愿让1000人非常热爱你的服务,如果有100万不是很喜欢你的服务,我能够真的喜欢你的服务。早期你要选对市场,选对团队。包括你要把用户抓到非常喜爱你服务的用户。你过段时间,公司做越来越大的时候,他们可能要看你的数据。对我来说很重要的,用户流失率,女人很高,这个表示你每次要买一个用户,过段时间就流失了。你要不断的继续去买,可能这个,叫做买用户。我们每次会看,一个用户在第一月注册的时候,过六个月以后,这个比例,有几个还在用。

这个是代表未来可以这样子,可以支持真的商业。每个行业里面有不一样的KPI,我们认为说早期是团队跟市场,就是要看你的数值。

周翔:这是Uber获得这么好的融资的。

宋中杰:我想投资人看好这一块,两点,一点就是说完全空白的市场。是一个新的市场。第二的话,这个市场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就是价钱便宜。你比如说至少30%到70%的出租车的价钱,平均是一半,这个我想对我们很多在座的乘客,作为乘客来讲,很有吸引力。所以我觉得这两点可能是投资人最看中的。

挑战呢?投资人肯定说,跑快点,执行力。这是最后一个问题了,我想鼓励一下在座的,都做个五毛档下载一下我们嘀嗒拼车的,尝试一下,支持一下我们,也支持北京天气更蓝,谢谢!

张丙军:前段时间刚公布了,借这个机会非常感谢IDG对我们PP租车的支持,我们过去的合作伙伴,这次跟IDG合作,两点非常有共识,第一点我们是从商务角度来说,我们在做一个很大的市场,但是从创造价值的角度来说,我们在做真的有影响力,能为社会创造持久价值的一件事情,开始我们谈到,我们的目标就是为中国有3亿驾照没有车开的时候,提供新的用车生活方式,转变大家对私家车的认知,真的可以成为我们共享用车的一部分,这就是我们要做这件事情的价值。

第二点对团队的简单和坚定的追求理想的原动力,这种认同感,我觉得是最重要的;基于这两点,很荣幸跟IDG走到一起,谢谢!

FLIghtcar:我同意各位的观点,大多数的都同意。大家提到了企业发展阶段,可能需要三轮融资。我们一开始,我们会想市场有多大,后来发展越来越大了,超出我们的想象了。根本来讲的话,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我们所做的这个是,要做的越来越好,更加的高效。还有一点就是说,要坚持我们的想法,我想坚持这样一些不断的使我们的数据更好的和我们合作。这是非常重要的。

周翔:总结一下根据四位的经验,几个要点,第一在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大的市场里面,我们有一些创新型的模式,能够去改变这个市场,或者提高整个商业模式的运行的效率。

第二个,另外最重要一点,对于整个团队的认同,如果有了这两点以后,相信大家获得融资就会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很多,谢谢!谢谢四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