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杀手”巴西彩龟入侵钱塘江

今日早报
专家判断:这种外来有害生物在杭州大江流域已建立种群

巴西彩龟入侵钱塘江
□实习生 黄晓巾 本报记者 洪慧敏/文 黄昕/制图
最近,由于食人鲳引发的外来物种入侵话题,广受关注。最近,记者了解到,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100种最危险入侵者之一的巴西彩龟(红耳彩龟),也频现钱塘江。
“这种被称为生态杀手的巴西彩龟已在杭州一带的大江流域建立种群,还将不断扩散。”浙江省自然博物馆两栖爬行动物专业研究者陈苍松说。
陈苍松研究发现,巴西彩龟的野外分布路线,正悄悄发生可怕地“扩散”。2002年,巴西彩龟只是在净寺及附近放生池活动;3年后,西湖及附近水塘发现了它的踪迹;2010年,西溪湿地等杭州市周边的湿地也成为巴西彩龟的栖息地;2012年,它进入更开放的钱塘江水域。
“将来,巴西彩龟还将在钱塘江水域上下游扩散。” 陈苍松预测。
巴西彩龟频现钱塘江流域
吴先生家住下沙,常常去附近的高沙农贸市场买菜。“从去年年底至今,我先后4次,在高沙农贸市场附近看到,有渔民贩卖从钱塘江及附近支流上捕捞到的巴西彩龟!”他向本报记者爆料说。
吴先生当时好奇,也挑了一只。一称,2斤重,花了50元,带回去炖汤下酒。“巴西彩龟不好吃,吃起来像很柴的鸡肉,全身只有4条腿上才有点肉。”吴先生说。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高沙农贸市场卖钱塘江野生江鲜的摊位,打听有没有人卖巴西彩龟。
晒得黑黝黝的渔民老胡说:“我在钱塘江上打了几十年的鱼,最近一两年在钱塘江里捕到过不少巴西彩龟。”他顿了顿,又叹了口气,说:“不过,巴西彩龟不好卖。”
西溪湿地、萧绍运河一带也有发现
记者了解到,其实早在钱塘江出现巴西彩龟之前,杭州已先后在多处湿地江湖水域,发现它的踪迹。
2011年,陈苍松先后在湿地植物园、虾龙滩等地发现巴西彩龟;不久,西溪湿地又发现另一种有害的外来入侵生物——鳄龟。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曾解释,有些市民买来巴西龟、鳄龟进行放生,这种外来物种几乎没有天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很大。
去年年底杭州出台有关规定,未经管理机构同意,禁止在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放生动物。随意放生巴西龟、鳄龟等外来物种,将会面临500-2000元的罚款。
虽然不许在西溪湿地内放生巴西彩龟,但巴西彩龟的踪迹还是不断扩散开来。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王乐解释,有些市民在沿山河一带放生,而西溪湿地的水域跟沿山河等河道是相通的,久而久之,巴西彩龟就繁殖扩散开来。
更让人担心的是,巴西彩龟的足迹之“远”,早已超过了我们的想象。
今年4月,在杭工作的洪小姐,回了一趟绍兴婆家。正巧,亲戚先后送来2只巴西彩龟,都有2斤重左右,亲戚花300元买来,说是捕自萧绍运河的西小江。
“生态杀手”已在杭州大江流域建立种群
结合近几年的野外调查及相关报道,陈苍松认为,巴西彩龟已在杭州大江流域建立种群。
“早在10年前,我们在西湖周边野外调查中,就发现有巴西彩龟的踪迹。”陈苍松说,据他观察研究,巴西彩龟野外扩散线路图如下:
净寺及附近放生池(2002年)——西湖及附近水塘(2005年)——杭州市周边的湿地(2010年)——更开放的钱塘江水域(2012年)——钱塘江水域上下游扩散(将来)。
“这个物种在野外的扩散会威胁到本地两栖类、爬行类及鱼类的生存和繁衍,但一直未引起有关部门和民众足够的重视。”陈苍松说。
因为它的适应力强,生长快,活动范围大,繁殖能力强。巴西彩龟的食性很杂,它会吃鱼类、两栖爬行类,会吃昆虫,会破坏两栖动物的卵块;侵占本地生物的生态位,造成其他本土两栖类、龟类等生物大幅减少甚至灭绝,甚至破坏钱塘江的食物链结构。
记者了解到,国家农业部2003年曾统计,我国巴西彩龟年养殖量达1250万只,其中浙江养殖量达500万只,占全国总产量的40%。
对此,陈苍松建议,现在一方面应该对红耳彩龟进行野外系统调查,搞清分布现状,并对红耳彩龟养殖和市场贸易情况进行专项调查,以便从源头根治该物种的扩散,另一方面应加大宣传外来生物入侵的科普知识,让民众有意识地避免这个物种继续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