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低价体验大牌 Antec领衔8A平台装机秀

泡泡网

关注

在很多DIYer心中,AMD都是性价比的代名词,尤其是CPU方面AMD定位优势极为凸显。低廉的价格能够多买到两颗核心无疑会让预算有限的玩家们体验过了多核运算的超高效率,加上主板和显卡方面配件等出色的表现,“3A平台”在入门级游戏电脑中占有很大比重。本着性价比至上的原则,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了一套3K价位左右的游戏型PC,它们不仅仅有AMD带来的CPU、内存、主板、显卡,来自知名外设厂商Antec机箱电源散热器产品的加盟也让这套更有面子了,这套3K元的PC硬件满眼都是大品牌。

尽管FM2接口的Trinity APU呼之欲出,但现有FM1平台更为成熟,价位方面也更加稳定,而且现有众多FM1接口的高端处理器也留下了未来升级的潜力。这套配置中,X4 641以及A75主板都属于入门且性能强悍的产品了,四核、双卡CF兼容提供了强劲的游戏性能。与之搭配的Antec机箱电源产品也是该品牌最具性价比的入门产品,做工和性能表现在同级机电中处中上等水准,另外配置中的SSD是我见过最便宜的64G SSD。

打开泡泡网的CPU产品库,以四核加最低价或最热门的搭配筛选产品,这颗X4 641都会出现在榜单的前面,如果不是几乎没有价格差的AMD自家631拦路,它绝对会是最为低价且最具人气的四核处理器,拥有四核 2.8GHz主频的它是400元价位CPU最理想之选。

尽管A75不是AMD最为入门的芯片组,但相比没有原生USB3/SATA3支持的A55,还是A75更具有性价比,毕竟U3接口普及在即,而日后想要升级的话,买扩展卡加延长线就得花费出数十元,相比主板间100元左右的差价,这个投资花的值。Ps:该主板目前京东特价。

技嘉GA-A75M-D2H主板具备5相供电、双DIMM内存槽、以及PCI-E x16加2条PCI-E x4的扩展配置。此外该主板提供了4个USB3.0、6个SATA3 6Gbps磁盘接口以及完善的I/O配置,这绝对是A75芯片组中扩展性能彪悍的一款M-ATX小板。

内次8A平台配置中,图中单条容量8G的AMD DDR3 1600内存绝对是意外之作,小编只为借来AMD内存,不过没想到它如此彪悍。这条内存是AMD刚刚发布不久的新品,目前淘宝上部分商家有货,作为单条8G 的1600内存,它的价格与同参数主流产品相当,但搭配到入门平台中,它定位还是略高的,因此没有把价格写在开始的配置表中。

作为出厂就有极高频率的6770显卡,迪兰恒进HD6770 VORTEX XT 1G有着极高的人气,它不仅性能彪悍,在散热配置上也不会让大家失望。

为了找到硬盘上的“A”,小编把家中MAC mini改造上用到的Air SSD拆了下来。在年初64G SSD还不太亲民的时候,这个从MBA上拆下的小家伙极具性价比,直到今天它也是最便宜的64G SSD,但价位优势没有当初那么明显了。

去年年末的寒冬之际,Antec送来了这款白菜价机箱,这是迄今为止安钛克最为入门的一款游戏机箱,说实话它的到来甚至有些意外,也许是VP450压倒性的销量优势让Antec看到了入门级市场的潜力。

尽管这是个出自国际知名机电品牌的低价机箱,但Antec 1号并没有保留实力,和同价位产品一样,它在结构方面配置非常全面,黑化、电源下置、免工具安装等一应俱全。此外,它还有一个超越同级产品的优势:1.7cm左右的背线空间是其他低价机箱所要学习的榜样。

BP300P有三最:Antec最低价电源、最低瓦数电源、最张扬电源。显然它不仅具备了亲民和肌肉的输出表现,甚至连外观也不忘要超越同级产品。

继多款高端的水冷散热器后,Antec推出了一款入门级的风冷散热器,铜虎C40拥有四热管加纯铜底座的彪悍配置,149元的报价也非常亲民。

细节照片中有几个亮点:纸盒加吸塑包装保护到位;顶盖黑化让C40配合侧透机箱更加炫酷;宽厚的纯铜材质底座;同样非常有料的散热器扣具,它的钢板厚度大概与5角硬币相当。

终于介绍完硬件开始体验装机了,万物主板为先,在拆开机箱之前,各位不妨先把主板上的CPU以及内存和散热器固定好,开放式的环境比装在机箱内再固定这些小家伙要方便很多。铜虎C40没有采用和AMD原扇一样的扣具,因此安装时我们需要拆掉随主板的底座。

一般来说这种用料厚道安装步骤较多的扣具在高端散热器上比较常见,不过C40也采用了这种方式,从它身上也能映射出高端散热器是怎样安装的。为了兼容全平台,高端散热器们都会自行提供背板,且各家厂商的背板都不相同,当然孔位是Intel和AMD的标准。安装时我们一般都是先拆下原装背板,然后把散热器的背板固定好以迎接散热器底座端的支架,锁好散热器支架就能完成安装了,当然这个过程要拧10颗左右的螺丝。

高端散热器往往会让人担心兼容性问题,尤其是内存的兼容性。这点大家完全可以对C40放心。安装过后的它刚刚好接触到内存,因此不会在高度上带来限制,YY的梳子内存可以完美兼容。

把CPU、主板、内存组合好后,我们就能装机了,需要注意的有些小主板PCB可能并不会达到机箱最右侧的钉住,这样一来右端悬空处在接24pin线时会受力下压,如果可以,我们安装时尽量托一下主板边缘会更加妥当。

背部走线是装机的一个略微高阶的玩法,如果不想成品如左下角配图(来自互联网)一样凌乱,我们还是稍微整理一下线材比较好,这样对散热对视觉对安全都有好处。

继续之前的话题,说到背线的好处,对CPU散热的安全保护就是一个例子。当我们使用开放式风扇的散热器时,机箱顶部风扇如果线材很长,且接口要绕过散热器的时候,风扇供电线就会存在卷入扇叶叶轮的危险,因此过多的线材我们还是捆绑收纳起才比较安全。

因为BP300P太过入门,它的CPU 4pin线并不长,加上主板接口位置偏向内部,我们没能让CPU享受到背线的待遇,这根线要是再长1-2厘米就好了。

说实话配合BP300P走线还是挺轻松的,入门级电源并没有提供又硬又长的包尼龙网线材,因此它更利于塑性和束线。而且没有包线还意味着线材宽度的减少,这样一来也不会对盖侧板形成威胁。所以,再简单的接线过后,几乎不用绑线就完成了背部走线,盖上侧板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没有尼龙网包裹有一个小小的不足,配色上电源线会更加花俏,在黑化的托盘上看上去便会显得乱一些。当然从最终效果来看机箱内部露出的线材也并不算太多,简单的走线就比随意接线要清爽很多。本次装机不足的是因为不知哪个硬件的原因,平台并不能点亮,在没有替换硬件可用的前提下小编实在没法体验到这套8A平台的性能如何了。不过如果大家不是追求1080P全高特效的BT画面,这套游戏平台应该可以满足主流游戏的运行使用,下面是开喷时间。

共31张图片

共1条点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