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全线进入5时代 NV入门显卡GT520评测

太平洋科技

关注

2009年10月22日,DirectX 11伴随微软Windows 7操作系统正式发布。在时隔一年半之后的今天,DX11游戏已经成为了业界的主流,为玩家带来了细致入微、纤毫毕现的3D大作体验。在硬件方面,高、中、 低端DX11显卡也已经全面淘汰了DX10产品,而且即使在400元以下的入门级显卡市场上,GT430/HD5550等第一代DX11显卡也已经全面完 成布局。

随着GTX550Ti的发布,NVIDIA GeForce 5系列显卡正式入主中端,再次布下一城。但在低端显卡市场上,5系列产品还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GeForce 5系列显卡采用的是Fermi 2.0第二代DX11架构,在功耗、温度控制上有显著改进,因此5系列入门级显卡深受HTPC用户、低功耗玩家期待。今天,业界多家品牌的第二代DX11 入门级显卡:GT520终于齐聚我们面前,借助GT520,NVIDIA显卡产品线也正式全面步入“5系列”时代。

NVIDIA GeForce GT 520显卡市场定位分析:

NVIDIA GeForce GT 520采用的是GF119显示核心,半个月前,当行业内刚刚获悉这个核心代号时,大家对其都感到相当新奇,因为这个全新的核心代码与NVIDIA已经发布 的核心代码之间数字差距比较大。很多人在猜测这可能是NV的新“杀手”角色,或者是28nm工艺试水产品。


NVIDIA GeForce GT 520采用GF119显示核心

现在,关于这个新核心的猜测都已经尘埃落定,GT520这一5系列入门级产品也已经正式来到了我们面前。既然是5系列中的入门级显卡,这款产品的推出就 意味着NVIDIA今后将会将产品中心全面转移至GeForce 5一线,之前的4系列甚至2系列入门级产品将面临决策调整。


NVIDIA GeForce GT 520显卡规格简介

就核心规格来看,GT520具备48个CUDA核心设计,与当前299-399元价位上的GT220一致,与GT430的96个CUDA核心差距很显 著,因此GT520定位入门,很可能用于取代老迈的GT220,但却不可能动摇的了GT430的江山。取代GT430/440的,很可能会是5系列中的后 续产品(GT530?)。


NV为GT520制定了高核心频率、大显存容量的策略

但不少玩家可能也会发现,GT220采用的是128bit显存带宽,这一点在低端显卡中优势很明显。因此,为了在性能上追上GT220,NV为 GT520制定了810MHz的高核心频率、大显存容量的策略。而且,借助Fermi 2.0架构在功耗、温度上的改进,我们预料GT520并不会由此变身“电老虎”,而是能够完美取胜GT220。

通过业界厂商暴露出的演示文档,我们的猜测初步得到了确定,GT520在性能上的比较对象正是同样定位入门级的GT220,而GT430的报价499 元,已经进入了低端显卡之列。而且我们也可以看到,GT520在性能上几乎全面领先GT220,NV正是要借助GT520,来加强自己的入门级产品线的 DX11性能,以此来与集成显卡保持较高的性能、规格壁垒。

NVIDIA GeForce GT 520显卡新技术分析:

GT520显卡采用Fermi 2.0架构,因此同样支持NVIDIA GrForce 5系列显卡的特效及最新技术(DX11曲面细分、CUDA通用运算、光线追踪等)。只是受限于这颗入门级GF119核心的运算能力,这些特效未必能够满足游戏大作的流畅运行需求。


GT520同样支持DX11技术

我们知道DX11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细分曲面,细分曲面把游戏画面切割成更小的三角形,这样使得整个画面更加逼真细腻,而细分曲面的实现则需要用到多 形体引擎,多形体引擎的数量也直接关系到显卡在DX11游戏中的表现。GT520支持DX11、支持曲面细分,这已经为显卡获得了更多的用武之地、渲染能 力。


DX11细分曲面运算对GPU能力要求很高

但我们也需要知道,GT520仅仅具备48个流处理器,与NV当前中端显卡动辄300多了流处理器的规格相比逊色很多,因此GT520并不具备流畅的大场景DX11游戏体验,但在中低画质下,显卡游戏性能也有的一玩。


GT520同样支持DX11技术

另外,GT520的48个CUDA核心,同样支持NVIDIA的通用运算、游戏运算技术。NVIDIA运算架构的实现途径多种多样,CUDA C、CUDA C++、OpenCL、DirectCompute、PhysX、OptiX Ray-Tracing等等不一而足,为借助GPU大幅度提升PC运算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GT520的一项重要用途就是在HTPC领域

另外,GT520的另一项重要用途就是在HTPC领域。这款显卡的标称最大功率仅仅28W,而且公版GT520采用的还是半高卡设计,很适合装入HTPC机箱中成为客厅高清播放引擎,为用户带来高速、逼真的硬件高清解码体验。

映众GT520显卡特色简介:

在本次NVIDIA GeForce GT 520显卡首发时,我们收到的三款产品分别来自映众、超图和翔升。映众、超图送测的是公版产品,做工用料、散热、接口与公版GT520完全一致,而翔升送测的则是一款非公版静音产品,下面我们逐一来看。


映众GT520显卡

映众这款GT520显卡采用NVIDIA公版P1310 PCB方案,采用蓝色PCB,是一款半高板形“刀卡”。显卡标称最大功耗仅为28W,无须外接供电,比较适合组建HTPC平台。


映众GT520显卡PCB背面

入门级低功耗的特点,大大简化了这款GT520的电路复杂度,显卡布线流畅、焊点清晰,沿用公版的电气规格,也令人感觉比较放心。显卡只采用了1项供电电路,用料为封闭电感+MOS管+固态电容,亦足以满足核心的供电需求。


映众GT520显卡GPU

GeForce GT 520基于新的GF119核心,拥有48个流处理器、8个ROP单元,核心频率810MHz,显存位宽64-bit,标准搭配为1GB DDR3颗粒,等效频率约1800MHz。


映众GT520显卡散热器

显卡散热器体积很小巧,新卡在运行时几乎感觉不到风扇噪音。散热器采用的是标准螺丝孔距,追求安静的用户还可以将其DIY成静音散热方案。


映众GT520显卡输出接口

输出接口方面,显卡采用的是DVI+VGA+HDMI的组合方案,很朴实,但却也很符合入门玩家/HTPC用户的实际需求。作为一款具备HTPC元素、具 备VGA模拟信号输出接口的入门级显卡,映众GT520在接口附近还保留了完整的低通滤波电路,有助于保护画质。

超图GT520显卡特色简介:

超图的这款GT520同样是一款公版显卡,因此其做工用料、散热器设计、输出接口、规格参数与前面一款GT520完全一致,唯一不同的就是散热器上的品牌logo。


超图GT520显卡


超图GT520显卡PCB背面


超图GT520显卡散热器


超图GT520显卡输出接口

翔升GT520显卡特色简介:

翔升本次在第一时间送测的GT520是一款非公版显卡,显示出了翔升的设计、制造速度。这款显卡采用的是静音散热方案,GPU表面贴合着硕大的铝制散热片。


翔升GT520显卡

翔升GT520采用的是全高设计,PCB面积更大,板上布线空间更充足。


翔升GT520显卡PCB

这款非公版显卡还采用了2相供电设计,供电电路用料完整。


翔升GT520显卡核心供电电路


翔升GT520显卡核心及显存

在频率设定上,翔升GT520略高于公版,核心/显存频率分别为840MHz/1800MHz,显存位宽64-bit,显存容量1GB GDDR3。因此,在后续测试中,这款显卡性能表现略微高于公版。


翔升GT520显卡PCB背面图


翔升GT520显卡输出接口

显卡测试平台和测试方法说明:

在正式测试之前,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与这次评测有关的相关评测平台和评测方法。

硬件平台

CPU

Intel Core i3 2100
AMD Athlon2 X4 645

主板

Intel H61
AMD 890GX

内存

宇瞻 DDR3 1333 2GB×2

硬盘

日立 1T SATA-II 32M

显卡

NVIDIAGeForce GT520 (810/1800,1GB GDDR3)
NVIDIAGeForce GT220 (625/1600,512MB GDDR3)
NVIDIAGeForce GT430 (700/1400,1GB GDDR3)
AMD Radeon HD5450 (650/1600MHz,1GB GDDR3)
Intel HD Graphicd 2000核心显卡(850MHz,1GB 共享显存)
AMD 890GX整合显卡(700MHz,1GB 共享显存)

软件平台

系统软件

Windows 7 64位旗舰版+DirectX 11

驱动程序

AMD 催化剂 11.4Preview FOR Windows 7 64bit
NVIDIA ForceWare 270.51Beta FOR Windows 7 64bit

评测软件

DX9:
使命召唤7
星际争霸2
DX10:
3DMark Vantage
孤岛危机:弹头
DX11:
3DMark11
网络游戏:
天下2
龙之谷
魔兽世界
功耗温度测试:
GPU-Z
Furmark

本次测试,我们选用了GT220、GT430、HD5450以及Core i3 2100核心显卡、890GX集成显卡来与公版GT520进行对比测试,测试项目既有基准测试,更有单机游戏大作、热门网游。

在平台方面我们采用了与入门级显卡相呼应的中低端平台(i3 2100+H61或速龙2 645+890GX)组合来平衡整机性能对显卡性能发挥的瓶颈影响。针对入门级的显卡测试我们选用的测试分辨率为1024x768与1440×900,在 测试中关闭AA、AF等选项,画质设定为低。

3D理论性能测试:3DMark Vantage

3DMark Vantage是一款完全针对DirectX 10开发的测试软件,只提供DX10的API,因此DX9的显卡就无缘测试了,而3DMark Vantage较权威地得出显卡的DX10性能,对于消费者了解显卡的理论性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而3DMARK Vantage提供了4个等级的标准设置,分别是Entry(入门级别),Performance(性能级别),High(高端级别)和 Extreme(极致级别)。根据本次测试显卡的定位,我们选择Performance(性能级别)对显卡进行测试。


测试画面

3DMark Vantage认为不同级别的测试模式,显卡和CPU之间的权重比例是不一样的,因此四个测评模式下的评分标准也不一致,下面我们来看看四个模式中,显卡和CPU的权重比为多少:

测试模式EntryPerformanceHighExtreme
显卡权重系数0.750.750.850.95
CPU权重系数0.250.250.150.05

3DMark Vantage 总得分标准:
    3DMark=1/(显卡权重系数 / 显卡总分+CPU权重系数 / CPU总分)

测试成绩:


3DMark Vantage测试结果

3DMark Vantage将显卡物理加速得分计入总分,因此N卡的分优势明显,GT520如我们预料的一样击败了GT220,GPU得分领先幅度约500分。但GT520不敌GT430,毕竟二者定位不同。

3D理论性能测试:3DMark 11

经过一段插曲后,3DMark 11终于在无数的目光下横空出世。顾名思义,3DMark 11最大的卖点就是使用原生DirectX 11引擎,在测试场景中应用了包括Tessellation曲面细分、Compute Shader以及多线程在内的大量DX11新特性。


3DMark11

3DMark 11包含了演示模式与基准测试模式,演示模式包含了深海(Deep Sea)和神庙(High Temple)两大测试场景,画面效果堪比CG电影。基准测试包含四个图形测试项目,一项物理测试和一组综合性测试,并提供了Demo演示模式。该测试程 序使用了Bullet物理引擎,支持新的在线服务,并在原有英文支持的基础上,加入了德语、芬兰语以及简繁体中文的原生支持。


测试场景截图

测试成绩:


测试成绩

GT220及两款集成显卡不支持DX11,因此在3DMark 11测试中没有分数。在这项基准测试中,GT520同样得分抢眼,比GT220领先较多。但值得提醒的是,这些低端显卡、入门显卡DX11性能并不能说强 大,E模式下如此的分想要跑流畅DX11游戏并无可能。

DX10游戏《孤岛危机:弹头》对比评测:


《孤岛危机》


《孤岛危机:弹头》自带的测试程序

基于CryEngine II的《孤岛危机》是当年公认最变态的3D游戏,玩家们还戏称为“显卡危机”,可见其对显卡性能要求之高。我们采用的是Crysis游戏自带的Benchmark进行测试。

测试成绩:


《孤岛危机:弹头》测试成绩

《孤岛危机:弹头》测试成绩与前面的基准测试结果基本一致,GT430定位低端独显,因此在性能上超出入门显卡、集成显卡幅度巨大。GT520在入门显卡中成绩最好,低画质、低分辨率下游戏比较流畅,领先Core i3 2100集成显一倍左右。

DX9游戏《星际争霸2》:


《星际争霸2》

《星际争霸2》是今年最受欢迎的PC游戏,虽然只支持DX9特效,但画面毫不逊色,游戏加入了大量AI运算,对CPU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采用测试 录像Verschollener Tempel四人图进行测试,对战种族人族对神族,录像从第13分35秒双方出现交战情况到14分35秒交战结束,测试耗时1分钟。


《星际争霸2》测试结果

《星际争霸2》是一款RTS游戏,因此巨大的逻辑运算量对CPU更为依赖,CPU对测试结果影响比较大。因此,在这个环节,两款比较快的显 卡:GT520、GT430分数比较接近,GT520在低分辨率下相对于Core i3 2100的核心显卡领先幅度已经小于一倍。

DX9游戏《使命召唤7》对比评测


销量突破千万份:《使命召唤7:黑色行动》

《使命召唤:黑色行动》是动视FPS游戏使命召唤系列的第七部续作,由Treyarch负责开发,最新数据显示该游戏销量突破了1000万,相当受欢 迎。故事剧情设定在了上世纪后期的美国越南战争时期,游戏主要描述了战争期间的一个名称为Studies and Observations Group的组织,他们将在越南战争中承担最秘密、最危险的任务。


游戏截图

而且游戏场景还会穿插北极、古巴等一些冷战时期的热点地区。玩家投身越南丛林时将扮演MACV-SOG成员,专司敌后渗透、破坏、暗杀等不可告人的隐秘勾当。《使命召唤:黑色行动》将为你带来电影般的视觉冲击和紧张刺激的战斗。

测试成绩:


《使命召唤:黑色行动》测试结果

《使命召唤:黑色行动》是一款FPS游戏,测试成绩对显卡性能反映更为直观。在这款游戏中,低分辨率下,GT430一路领先,但较高分辨率下性能损失明显。GT520游戏速度比较流畅,而GT220则未达到30帧流畅级别。

网络游戏评测环节:

在接下来的网络游戏评测部分,我们选择了最受欢迎的国际网游《魔兽世界》,以及两款国产热门网游《天下2》、《龙之谷》。考虑到网络游戏存在较多不稳定因素,我们测试三次取中间值,但仍可能会存在一定误差,评测结果仅供参考。

网络游戏《魔兽世界:巫妖王之怒》测试:


《魔兽世界:巫妖王之怒》

《魔兽世界》是最受欢迎的网络游戏,拥有巨大而完善的故事背景和庞大的历史架构的魔幻世界,各种设定更为广大玩家接受和推崇。我们采用国内最新资料片 《魔兽世界:巫妖王之怒》进行测试,测试方式采用祖达克的黑锋哨所飞行点到古达克飞行点的方式进行,用Fraps记录平均帧数。分辨率设置为 1024x768、1280x1024,画质特效全部为低。


《魔兽世界:巫妖王之怒》测试结果

在《魔兽世界:巫妖王之怒》测试环节,GT520领先GT220幅度很小,毕竟后者128bit显存尾款在游戏实战中很有效率。在低分辨率、低画质下,集成显卡也跑得很快,i3 2100帧速甚至超过100fps,但与入门独显依然差距巨大。

    网络游戏《天下贰》测试:


《天下2》

    《天下贰》网易第一款以中国古代神话为背景、全3D、即时战斗的网络游戏,带领玩家回归炎黄时代,置身中华文明起源的神话与传说,其大部份内容取材于 《山海经》、《搜神记》、《太平广记》等,把中国最浪漫的神话传说汇聚一堂。测试方式采用飞行测试方式进行,用Fraps记录平均帧数。分辨率设置为 1024x768,画质特效全部为低。


《天下2》测试结果

《天下2》网友对显卡要求不高,因此在这个测试环节,集成显卡都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i3 2100核心显卡帧速非常高,几乎能追平GT220独显,而且也仅落后GT520约26%。GT520性能应对其较早的游戏、网络游戏完全可以达到流畅级别。

独立显卡温度功耗测试:

在测试之前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由于我们无法测试单张显卡的独立功耗,因此在测试中所有的功耗成绩均为整机功耗,测试频率均为默认频率。我们采用严厉的FurMark进行烤机,5分钟后记录核心满载时的温度;然后待机5分钟,在GPU-Z的Sensor功能记录此时为待机核心温度。在两个测试环境下我们都使用功耗测试仪来检测功耗,测试环境保持在室温25摄氏度。对比的显卡为公版。


最新版本Furmark


Furmark满荷载测试界面

新版本的Furmark直接支持多卡互联,不需额外运行多卡版本的应用程序。并且新版软件加入了防GTX500系列显卡进入“节能模式”的功能,提供了一个更公平公正的满荷载稳定性测试环境。

测试成绩:


独立显卡温度和功耗测试结果

GT430显卡功率最高,平台满载功率达到125W,但这款显卡散热器也相对最“强壮”,因此这款低端独显最高纪录核心温度71度。GT520功耗控制 得不错,平台最高功率88W,比GT220的94W有一点降低。GT520频率高于GT220,由此可见GF114核心功率消耗有所改进。在散热方面,公 版GT520显卡采用的是小型散热器,显卡满载状态下核心最高温度70度,比较安全。

评测总结:


NVIDIA GeForce GT 520

作为NVIDIA GeForce 5系列入门级产品,GT520性能接替GT220并不成问题,在我们的测试过程中,GT520依靠高频率基本取得了对GT220的全面优势,但领先幅度并 不能算大,5系列入门级产品,GT520性能表现不如我们期望的给力,小修小补的性能提升不够酣畅淋漓。

网游玩家、家庭娱乐用户可以选择集成显卡:

对普通多媒体娱乐用户来说,大家的日常休闲方式与3D游戏交际不大,因此在撞击时并无需追逐独立显卡,反而可以节省下预算或升级高规格处理器,以提升 PC处理能力,独立显卡的通用运算技术对居家用户也并不实用。对国产网游来说,为了吸纳更多的玩家,游戏对当前集成显卡也很友好,只要网速通畅,集成显卡 并不会感觉到性能瓶颈。

希望获得性能保障的玩家可以选择入门级独显:

在我们的测试 中,入门级独显对集成显卡仍基本保持着1-2倍的性能领先幅度,这也是独立显卡的真正价值所在,在游戏中,独立显卡性能发挥更有保障。但选择入门级独显的 用户,一定要很清楚自己的性能需求、应用需求,毕竟入门级独显仍然“啃不动”当前游戏大作,在购买前若不做到知己知彼,很可能会浪费预算。[返回频道首 页]

NVIDIA GeForce GT 520显卡优缺点点评

优点

缺点
1、小体型半高卡设计,接口实用,适合HTPC;
2、功耗、核心温度有所改进较低,平台功耗很低。
1、作为5系列产品,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