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战场上飘荡的歌声 与战争有关的歌曲

泡泡网

关注

发布日期:2010年06月06日 作者:沈海湘 编辑:沈海湘


第1页

    泡泡网音频频道6月5日 很幸运,我们所处的不是战争年代,但战争年代的苦与痛,我们不能忘记。本期音乐推荐的主题,是战争,下面会带来几首与战争有关的歌曲,请您慢慢欣赏。


朴树-《白桦林》

    这是一首60、70、80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歌曲。《白桦林》你也许听过,但它背后的故事也许不是所有人都知道。

    《白桦林》是前苏联的一首民歌,源自乌克兰,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而灵感是来源于前苏联的一个故事。

歌手朴树

    1944年夏天,苏联红军经过浴血奋战,正一步步将德军逼出边界。在苏联与波兰接壤的西部边界,德军欲作最后挣扎。夜幕掩盖之下,苏军某侦查小分队插入德军纵深……取得一个个重要成果的同时,德军连下三道紧急命令,派遣万余兵力,全力实施搜索和剿灭“绿色幽灵”的“兽夹”行动,打算消灭侦察小分队……


    小分队在遭遇战中损失了电台,为了将重要情报及时报告给苏军,冒险潜入敌军腹地抢夺电台:经过激烈的交战,他们终于夺得了电台,然后藏身于河边的小木屋中,德军从四面围了上来。枪声打破了寂静的森林,但是“星星”的讯息还是回荡在整个战区,敌军的部署终于被传送到了军司令部,传送到了最高统帅部, 但是侦察兵们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歌手朴树翻唱的这首《白桦林》,将感情发挥到了极致。

第2页

    听到《木兰情》的时候,还没看到赵薇、陈坤出演的《花木兰》,但也被孙燕姿的大转型给震了一下。

演唱《木兰情》的孙燕姿

    听了《木兰情》让人想看《花木兰》,看完《花木兰》又让人想再听几遍《木兰情》。

赵薇主演的《花木兰》

    据说花木兰是北魏人,北方人喜欢练武。花木兰的父亲以前是一位军人,从小就把木兰当男孩来培养。木兰十来岁时,他就常带木兰到村外小河边练武,骑马、射箭、舞刀、使棒。空余时间,木兰还喜欢看父亲的旧兵书。

    身为花家的大女儿,花木兰在父母开明的教悔下,一直很期待自己能花家带来荣耀。不过就在北方匈奴来犯,国家正大举征兵的时候,木兰年迈的父亲竟也被徵召上战场,伤心的花木兰害怕父亲会一去不返,便趁着午夜假扮成男装,偷走父亲的盔甲,代替父亲上战场去……

迪士尼版的《花木兰》

    花木兰的故事被不少的导演都拍成了电影,迪士尼版的《花木兰》,相信不少朋友在小时候也都看过。

第3页

    《Where'd you go》是一首写在美伊(伊拉克)战争时期的Rap。Fort Minor是由LinkinPark主场之一麦克·信田(Rap部分主场)与他的几个好友组成的。

Fort Minor《The Rising Tied 》专辑

    身为LinkinPark首脑之一的麦克,对於创作音乐的渴望,驱动他骨髓里深藏的嘻哈/MC细胞,他在创作出来的音乐里,加入大量的酷炫元素。当这些元素匯集出足够能量时,就代表着麦克的即将释放出爆炸性的音乐火花,也象徵着他的全新音乐之旅也随即展开。忠於自己嘻哈细胞的麦克,在创作这张专辑时,一切都以”有机化” 方式调製。

麦克·信田

    所谓”有机化”,就是专辑中所用到的乐器演奏音效,都是以真正乐器弹奏,而不以人工的电子合成乐来代替。《The Rising Tied》完整地释放出麦克身上的创作动能,以最贴近麦克的方式,向嘻哈世界最严酷的考验宣战。

Fort Minor-《Where'd you go》

    《Where'd you go》的MV是在几个在伊拉克战争中牺牲的美军家庭中拍摄的。从牺牲美军的父母、儿女、妻子、兄妹口中讲出战争带给家庭不可磨灭的痛苦改变。

第4页

    The Cranberries,中文译名叫卡百利乐队,又名小红莓乐队。卡百利乐队是一个来自爱尔兰(爱尔兰是以英语为主要语言的欧洲音乐重镇)的知名摇滚乐队,与U2、Sinead O’Connor、Enya等一样,都是带领爱尔兰音乐走向世界的重要力量。

The Cranberries

《Zombie》

    《Zombie》来自她们的第二章专辑《No Need To Argue》,这是他们的第二张专辑。《No Need To Argue》大获成功,一年内即热卖一千两百万张。The Cranberries也跻身世界一流乐队的行列。

主唱Dolores(德洛丽丝)

Dolores(德洛丽丝)

    乐队主唱Dolores如夜莺般的声音很有特点,The Cranberries的歌还曾被王菲翻唱过。

第5页

    没错,这首歌正是《珍珠港》的主题曲。《珍珠港》的所讲故事,我就不赘述了,主题曲《There you'll be》,由抒情金曲才女黛安华伦(Diane Warren)演唱。

电影《珍珠港》

    《珍珠港》电影主题曲《There You'll Be》是黛安华伦继《Because You Loved Me》(因为你爱过我)、《How Do I Live》(空中监狱)、《I Don't Want To Miss A Thing》(世界末日)、《Can't Fight The Moonlight》(女狼俱乐部)后,又一电影歌曲。

黛安华伦

《珍珠港》主题曲MV

    看了这首歌的MV,也许会带你重温一遍当年看《珍珠港》时的感觉。

第6页

    这首练习曲,表现了肖邦在华沙革命失败后内心感受。因此,被后人命名为“革命”练习曲。全曲激昂悲愤,深刻地反映了肖邦在华沙陷落、起义失败后的心情,那催人奋起的旋律,表现了波兰人民的呐喊与抗争。后来这首练习曲被诸多钢琴家演奏过。

    第一个版本是由Maksim Mrvica(马克西姆),一位身高2.07米的现代新古典钢琴演奏家演奏的。这首经典的《肖邦革命练习曲》(肖邦Op. 10 No. 12 C小调练习曲)经过了重新编曲,被马克西姆演绎的很有现代感。

Maksim Mrvica

Maksim Mrvica演奏的《肖邦革命练习曲》

    第二个版本,由当代著名俄罗斯钢琴家叶普盖尼·基辛演奏,十一个月大就会哼唱出大人弹给他听的巴赫赋格,两岁开始学琴,四岁可以凭记忆弹出整首协奏曲(基辛十岁在学校弹奏莫扎特D小调第二十号钢琴协奏曲,十二岁在全莫斯科爱乐者面前演奏肖邦两首钢琴协奏曲)……可以说是古典音乐界的奇才。

叶普盖尼·基辛

基辛演奏的《肖邦革命练习曲》

    都三个版本,是由20世纪殿堂级钢琴大师李赫特演奏的。虽然MV为黑白,但大师的风范依旧不可挡。

殿堂级钢琴大师李赫特

李赫特演奏的《肖邦革命练习曲》

    这三首分别由不同时代的钢琴大师演奏,但从三个不同的版本中我们都能看到肖邦内心的激愤。

第7页

    最后要为大家介绍的这首《We Are The World》(世界是一家),详细大部分人都听过,具有非凡的意义,作为压轴之曲,再合适不过了。

迈克尔·杰克逊

    在1985“国际和平年”,为了救济救济埃塞俄比亚及非洲其他地区的饥民,由Michael Jackson与Quincy Jones召集了四十五位乡村、蓝调、民谣和摇滚等不同风格的重要歌手,由Quincy Jones担任制作人,合力创作了《We Are The World》,并成立专门的机构处理捐款和使用的事宜。

2010版《We Are The World》录制现场

    为了替海地灾民募款,美国乐坛横跨老中青三代,总计72位知名歌手,2010年2月2日秘密聚集在录音室,改编重唱25年前的赈灾歌曲《We Are the World》,歌坛长青树芭芭拉-史翠珊、莱诺-李奇,蒂娜-特纳等巨星,miley cyrus等青年歌手,以及天后级歌星席琳·迪翁和托尼·布莱克斯顿,美国当红歌手“粉红”,获得过格莱美奖的娜塔莉·科尔,“嘻哈天王”坎耶·韦斯特,“R&B天王”亚瑟小子,“黑眼豆豆”组合成员Will.I.Am,饶舌歌手小韦恩,新生代迪士尼小天后麦莉·塞勒斯,偶像乐队乔纳斯兄弟,以及“情歌王子”安立奎等,奥斯卡影帝杰米·福克斯、新科金球影帝杰夫·布里奇斯、影星文斯·沃恩等也“跨界”献声。重现当年群星赈灾献唱的经典画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