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板索尼工人舍!EKING i1便携UMPC评测

IT168.com
【IT168 数码频道】苹果的“牛顿”掌上电脑生不逢时,孱弱的性能和单调的功能让它英年早逝,不过它的精神一定融进了iPhone。后者支持3G网络,具有出色的多媒体性能,体积也十分小巧,上网和收发电子邮件不在话下,甚至翻墙后还能播放720p影片,对于追求娱乐性的朋友来说它就是个超强的3G MID。但对于办公人士,尤其是国内企业的员工,除了需要超便携的产品,还需要强劲的性能,甚至对操作系统都有严格的要求:每天都要对DOC,PPT,XLS等常用办公文件进行编辑和修改,还要使用公司自行开发的各类软件,MaxOS和Android这类非Win系统的兼容性就是一大问题!
苹果的iPhone 3GS是智能掌机的一场革命
上网本很轻巧,但它们都只能放在包里,不能像iPhone那样装在口袋里,如果早上挤车,拿着实在不方便。索尼二代VAIO P和工人舍PA都不错,都能放在口袋里。轻薄之徒索尼VAIO P29只有600来g,至于工人舍的PA更是降至400多g,但他们的售价一个7000多,一个接近6000,让公文包瘦身的计划不能称为让钱包瘦身的借口!
索尼的轻薄之徒VAIO P29 瘦到可以放进口袋里
幸好Intel和微软这些领头企业早就想好办法了。英特尔按体积将便携平台分为MID、UMPC、NETBOOK上网本、CULV平台、12吋便携平台、14吋主流平台以及15吋娱乐平台和17吋专业移动图形平台。其中UMPC的就是专为追求便携性能的办公人士设计的,可以安装XP或者Win7系统,性能满足人们日常办公需求。
工人舍PA采用ATOM处理器,但却属于UMPC而非上网本
今天,笔者就给大家介绍一个价格便宜的UMPC,可以运行标准XP系统的广讯通EKING i1。它采用ATOM Z520处理器,主频1.33G,并且具有1G内存和60G硬盘,性能方面远远超过运行WinCE和Android的各种掌上电脑。最重要的是它的价格,支持3G上网的版本报价仅为三千多元,仅仅为工人舍和索尼VAIO P29的一半!
EKING i1便携UMPC
Eking i1 MID规格参数 | |
物理规格 | |
净重 | 488克 |
旅行重量 | 710克 |
处理器子系统 | |
处理器型号 | Intel ATOM Z520 |
核心/线程数量 | 1/2 |
主频 | 1.33GHz |
倍频范围 | 6x-10x |
外部总线 | 533MHz FSB |
L1 Code Cache | 32 KB |
L1 Data Cache | 24 KB |
L2 Cache | 512KB |
芯片组 | Intel US15W |
支持内存类型 | SO-DIMM DDR2-800 |
最大支持扩展容量 | 2GB |
显卡型号 | Intel GMA500 |
核心频率 | 200MHz |
显存容量 | 共享,最大可共享256MB |
内存 | 1GB DDR2 |
硬盘 | 三星 HS060HB 4200RPM 2M PATA ZIF接口 |
光驱 | - |
音箱 | 2只 位于键盘上方左右两侧 |
有线网络 | - |
WLAN网络 | FMD WLZXX Wireless LAN SDIO Adapter |
蓝牙 | CSR Bluetooth Device |
红外 | - |
尺寸 | 4.8(16:9) |
分辨率 | 1024 x 600 |
触控类型 | 电阻式 |
电池类型 | 锂电池 |
容量 | 7.4V / 3900mAh 待机时间8小时 |
摄像头 | 1X130万像素 |
USB端口 | 1个USB 2.0 |
视频接口 | - |
音频接口 | 1个耳机插孔、1个麦克风插孔 |
读卡器 | SDHC读卡器 |
网卡接口 | - |
电源接口 | 1个 |
扩展槽 | - |
其它接口 | - |
什么样的产品算是UMPC
先别着急研究EKING i1,为了防止被电视购物上那些掌上电脑忽悠了,我们必须先搞明白什么是UMPC(Ultra Mobile PC超便携移动个人电脑)。Intel对移动设备进行了划分,技术白皮书中UMPC被规定为一个有4-7英寸屏幕、最小分辨率800×480,约0.9kg,触控式面板,还有内建WiFi以及蓝牙的手持式设备,以常用的Windows XP或者vista作为操作系统。至于MID体积和重量会更小,但是它的处理器属于ARM类型,无法运行主流桌面系统,比如WinXP或者Win7,只能跑WinCE、Windows Moblie或者Linux内核系统,比如Android或者MacOS。苹果iPhone 3GS就是一个支持3G的MID,智器的V7也属于这一类。
智器的MID非常受欢迎(图片来自Engadget)
也就是说,MID仅仅是个能上网,能简单办公的掌上设备,而UMPC的功能和笔记本是一样的,只不过为了便携型牺牲了性能和配置。当然,UMPC不是简单的将笔记本做的更小,它的发展需要IT技术的整体进步,性能强劲功耗低的处理器、大容量的1.8吋硬盘、无线网络,甚至还要需要液晶厂提供更薄、更节能、更高分辨率的面板。早期的UMPC大都采用VIA C7处理器,它的性能仅仅博物馆的奔腾三相当,实在无法支撑越来越变态的各种软件。而Intel的Atom性能虽然不如早期的二代迅驰PM处理器,但是已经性能已经能接受了,功耗得到进一步降低,适合需要低功耗的UMPC设备。而MID的处理器大都是ARM内核,根本不能运行主流系统。
在软件方面,我们刚刚说了,MID的处理器无法运行WindowsXP这类系统,所以它的软件和笔记本完全不同,虽然也能处理DOC或者XLS这类较为通用的文件,但是对于冷门格式就无法支持了。而UMPC,只要你安装软件,什么都能处理,当然速度方面和笔记本有一定差距。
wordend外观设计
EKING i1 UMPC外观和工人舍的PA不太一样,而是采用类似PSP的外观设计。机身方方正正,属于类似索尼VAIO P29的窄长型设计,不过要更厚实一点,有点砖头的感觉。产品边缘都采用弧形过渡,比较圆润,具有不错的手感,便于用户掌控。机身的主要材质是ABS工程塑料,整体为黑色,不过设计了银色的镶边做为装饰,不会显得过于单调。
EKING i1 超便携PC
EKING i1 外观方方正正
机身正中一块4.8英寸的WSVGA宽屏幕触控液晶屏,其分辨率可以达到1024×600像素。屏幕尺寸较小,不过分辨率很高,所以图像效果非常细腻。不过带来的问题就是,显示的字体非常小。我们建议大家实用WInXP大字体。同时,由于是触控屏,所以我们可以采用手写的方式进行输入或者其他操作。它的屏幕为电阻式,定位没有电容式屏幕那么精准,尤其是对于如此高的分辨率来说实在有点难以应对,不过用于手写输入还是很方便的。
产品正面的LOGO
机身顶部的ATOM凌动标志
EKING i1具有一个“标准”的PC键盘,不过由于机身正中是屏幕,所以键盘被分开设置在机身两侧。由于体积限制,所以它的按键非常小巧,对于手指头比较大的人士来说有点痛苦。另外,它没有数字键盘,所以右侧按键具有多种定义,通过FN按键来实现,在使用时会带来一些不便。机身右侧集成了一个触控板,相当于一个鼠标,用它操作就舒服多了。而鼠标的左右键以及方向键则设计在机身左侧由于提供了触摸式的屏幕,所以EKING i1也提供了一只手写笔。它被收纳在机体右侧靠下的位置上。
机身右侧的触控板
机身左侧的方向键和鼠标左右键
触控笔设置在机身右侧后部
别看EKING i1的体积小巧,它还集成了一个130W像素的摄像头,它位于屏幕正上方,采用旋转式设计,平时收藏在机身内,使用的时候就可以转出来,正对着使用者,进行视频会议或者聊天非常方便。经我们试用,它和一般的摄像头效果差不多,在光线较差的环境下效果一般,不过足以应对一般的使用需求。不过需要提醒大家,这个摄像头的角度是无法进行调整的,所以使用的时候需要注意,否则很容易只露出半边脸。
EKING i1集成了一个130万像素摄像头
EKING i1的背部比较整洁,主体几乎都被一块锂电池占据。这块锂电池规格为7.4V、3900mAh,应该是两串两并四芯设计。锂电池中间留有散热格栅,正对着机身背部正中的散热风扇。
EKING i1背部被锂电池占据
锂电池至少占据机身1/3的厚度,不过换来的是长达8小时的待机时间,还是值得的
取下电池后的机身
机身正中的散热格栅
机身背部的铭牌
锂电池上的标识
机身接口以及散热设计
EKING i1同样具有传统笔记本上常用的一些按键和接口。机身右侧下方是开机按键,并且拨动到顶部还能实现锁定,这样机身的触控屏和键盘操作都不能生效,有效防止误操作。右侧上方还具有一个无线网络开关,在不需要网络的时候,可以关闭WIFI、蓝牙还有3G,节约电力实现更长的待机时间。就连机身下方,还设计了一个RESET按键,如果不小心死机了可以通过它重启。当然,在我们测试过程中,EKING i1很稳定,并没有出现死机现象。
机身右侧具有一个Reset按键
虽然EKING i1将体积缩小到极致,扩展性能也受到一定影响,不过并没有完全被忽略。机身背部具有一个USB接口,这是它唯一的一个USB。通过它,我们可以外接鼠标键盘,还有U盘光驱等移动存储设备。机身左侧还有一个SDHC读卡器,可以支持32G SD卡的读取。电源开关、耳机、麦克风插孔也设计在机身左侧。
机身的背部具有一个USB接口
机身左侧具有一个SDHC读卡器,耳机和麦克风插孔也设计在这里
虽然EKING i1采用功耗极低的ATOM Z520处理器,不过全速运转它的主频也达到1.33G,所以散热方面不可能像采用ARM处理器的掌上电脑那样随便留个散热孔就对付了。EKING i1采用风扇进行主动散热,并在机身上留有大量散热孔。风扇的排风口设计在机身背部,通过电池中间的散热格栅排风,除此之外,机身左侧SDHC读卡器下方、机身上部USB接口下方和机身底部也留有大量散热孔,所以提醒大家,不要把任何液体泼洒进这些区域。
机身左侧SDHC读卡器下方留有散热孔
机身上部USB接口下方也留有散热孔
机身下方还设计了大量的散热孔
硬件平台简介
相对于掌上电脑来说,EKING i1的性能领先程度要用天文单位来形容,不过和传统的笔记本来比,那就要落距离要用光年形容了。首先处理器是ATOM Z520,主频1.33G,板载GMA500显卡,最大共享显存为256MB。内存容量为1G,硬盘型号为三星HS060HB,容量为60G。它的屏幕尺寸为4.8英寸,分辨率1024 x 600,支持触控。网络部分,它具有蓝牙和802.11B/G无线网,我们收到的这台EKING i1是不带3G网络的版本。电池方面,它的7.4V、3900mAh电池可以支持8小时待机,这非常强悍。至于价格,据厂商称约在3000元上下,带3G的版本大概是3500元左右,考虑到它没有附送3G上网的资费,所以比市场上常见的3G上网本要贵一些。
处理器子系统
EKING i1的BIOS中ATOM Z520处理器参数
处理器的相关设置选项
CPUZ识别Intel Z520的各项参数
老实说,ATOM凌动虽然是一种常见的超便携PC的平台,不过我们一般见到的都是N270,像Z520这种Diamondville核心产品的确比较少见,不过它的规格大体和ATOM N2X0系列差不多,单核设计,不过支持超线程,性能基本上和PM 1.4G打个平手,不过功耗方面表现更为出色L1 数据缓存为24K,L1指令缓存32K,L2缓存512K。它采用533MHz FSB,最大主频为1.33G,开启Speed step技术后,倍频在6-10之间自动调节,所以主频在800-1.33GHz之间浮动,可以兼顾功耗和性能两方面需求。
Intel Atom Z520必须搭配US15W芯片组,显卡也就只能是它集成的GMA500。虽然这款集成显卡的3D功能可以忽略,不过同样的,它的功耗比较低,对于以办公为主的UMPC来说足够用了。并且它可以直接解压一些高清视频,所以在播放720P影片时可以降低处理器的负荷。
存储子系统
由于采用超便携设计,EKING i1的内存为固定式,不可升级,不过1G的容量还是够XP这个系统折腾了。至于硬盘则采用三星HS060HB,这是一款1.8英寸硬盘,转速为4200,2M缓存,采用PATA总线,不过接口是比较少见的ZIF,当然在一些超便携笔记本中也能见到这种接口,比如IBM经典的X41。
三星HS060HB硬盘参数
三星HS060HB硬盘相关参数
电力供应部分
EKING i1之所以吸引笔者目光,主要是因为它宣称待机时间长达8小时,除了Intel Z520处理器超低功耗的功劳,这颗7.4V、3900mAh电池的威力不容小觑。我们知道,标准的锂电池电芯,比如圆形的18650一般都是单颗3.7V,容量在2000mAh左右,而EKING i1很显然采用的是是方形电芯,电压同样为3.7V,不过容量很显然没有那么大,按照其标称来推算,应该是单颗1950mAh,四颗电芯以两串两并的方式组成,功率为28.86Wh。它的待机时间以及散热情况我们也会进行测试。
电池规格7.4V 3900mAh
系统显示 电源功率29.5WH
性能简测结果
我们通过USB外置光驱给EKING i1安装了标准的WInXP PRO系统,并且安装了最新的驱动程序,包括Intel的GMA显卡驱动3.3.0版,这个版本的驱动生成于12月21日,终于支持了WMV-HD加速。除此之外,为了尽量模拟用户真实使用环境,我们还按键了QQ、Office2007等一些办公常用的软件。
开机画面
loading系统
可爱的蓝天白云,虽然历经7载却依然是最好用的系统
关于ATOM处理器的测试,其实我们已经做过很多,PCmark分数一抓一大把,EKING i1的成绩和采用Z520处理器的系统完全一样,所以我们就不进行这种抽象的测试了。关于处理器的测试,我们采用EVEREST 4.5中的处理器测试,并给出性能相近的一些处理器做为对比,这样大家更能直观的了解ATOM的性能。可以看出,EKING i1的CPU性能相当于AMD 速龙XP1600+,以及1.5G左右迅驰PM的性能
FPU Julia测试
CPU Queen测试
磁盘子系统我们采用ATTO 2.43和HD tune 3.5,以及HDTachRW测试三星HS060HB的读取和写入性能。对于超便携PC,唯一会产生瓶颈的地方就是磁盘子系统性能,因为受限于体积和功耗、发热限制,他们无法采用2.5英寸标准笔记本硬盘,只能使用低转速的1.8吋硬盘。三星HS060HB的转速仅为4200转,而2.5吋硬盘入门级都达到5400转,甚至7200转,而SAS硬盘转速甚至达到15000转。速度方面,这块硬盘的ATTO测试结果显示,它的最外圈读写速度在31MB/s上下,全盘平均只有27MB/s,小文件读写就更慢了,这会影响EKING i1的系统和软件爱你启动速度、以及载入文件的速度。400转笔记本硬盘都能达到50-60M/s,至于15K SAS硬盘则达到120M/s的速度,SSD硬盘读取超过160M/s,写入则在70M/s上下。相比之下,这块硬盘的速度实在有点慢。当然,综合功耗和发热量,这也是没办法的选择,SSD硬盘发热量和功耗并不低,用过的人才会有体会。
ATTO测试结果
HDtachRW测试结果
HD Tune 3.5测试结果
HDTune小文件读写测试
接下来进行的是待机时间的测试。由于ATOM Z520本身支持Speed Step功能,所以如果负载不重,处理器不会以1.33G主频运行,所以我们通过不同的电源管理让它运行在800MHz和1.33GHz两种状态下。系统报出最大使用时间为8小时51分,虽然这个数字和实际使用会有些出入,不过也可看出个大概。接下来我们进行综合应用实测,在上网、播放720P硬盘以及图片编辑等综合应用情况下,它的电池坚持了7时12分,这是一个不错的成绩!
全速工作,电源管理报出使用时间为6小时05分
最低速度工作,使用时间为8小时51分
通过WIFI上网
播放影片
看PDF文档
接下来,我们简单测试了它的散热表现。在全速工作状态下,实际上它的风扇是运转的,不过转速比较低,所以系统的温度反而不高,处理器和硬盘分别为38度和30度功耗状态下。即使长时间运行,也只是屏幕和背部风扇出风口较热,但还能忍受。而在一般办公方案下它默认使用被动散热方案,风扇平时是不转的,等CPU温度达到阀值的时候,风扇直接以最高速怒吼,这往往会吓人一跳。当然,这个问题可以通过BIOS设置解决,希望厂商近期能修正一下。在这个状态下,即使长时间运行,它的问题也仅仅是微微温热,不会对使用造成任何不适。
从测试结果看,EKING i1的性能表现比较普通,远远赶不上12吋轻薄笔记本,即使是CULV平台性能都比它强,毕竟CULV是双核心迅驰。另外,它的屏幕尺寸太小了,虽然分辨率和8-9吋屏差不多,不过字小的几乎看不见了,使用起来有点费力,再加上小巧的键盘,使用舒适性不如传统笔记本。不过它的使用时间是一大优势,不到30wh的电池容量却可以坚持7个多小时,能达到这个等级的笔记本,恐怕要上大容量厚电池了,即使是超便携笔记本,重量估计超过1.8KG,而EKING i1机身重量还不到500g,便携性能非常出色。
评测总结
EKING i1 超便携PC
做为国内唯一一款小于五寸屏却采用ATOM处理器的UMPC,EKING i1能运行XP甚至是Win7系统,和各种软件都具有完美的兼容性。同时,Z520处理器具有1.33G的主频,性能足以满足日常办公使用需求,功耗方面表现出色,所以配合一块不到30Wh的电池就能达到接近8小时的待机,对于经常出差的人士来说真是个不错的选择。WIFI和蓝牙无线功能省却了连线的烦恼,而触控屏也很好的解决了键盘按键过小的问题。另外,在搭载3G网络模块之后,使用EKING i1可以随时接入互联网,可以进行各类办公处理,把我们彻底解放出来。虽然它还有一些小问题,比如全键盘的舒适性问题,还有USB接口过少的问题,但它仍然成为个人数字应用的一场革命,就像我们一直希望的那样,它就是未来的方向。
word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