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九州同赏日 天涯共此“食”(组图)

新浪新闻

关注

本世纪最壮观日全食天象现身长江流域

据新华社电(记者 吴晶晶 蔡玉高)“8时12分,重庆合川看到初亏!”“8时16分,湖北罗田看到初亏!”“8时24分,浙江舟山看到初亏!”……

在其后的数十分钟内,我国长江流域的这些地区上空,太阳逐渐亏缺,成为弯月形、金钩形,直至出现璀璨的钻石环和贝利珠,接着太阳被遮住最后一道光芒,白天瞬间成了黑夜。几分钟后,光线一点点地从黑色圆球的周边发散,太阳逐渐复圆。现场观众爆发出阵阵欢呼,为目睹这一世纪天象奇观感到幸运和兴奋。

22日,我国境内发生本世纪最为壮观的一次日全食天象。全食带先后经过西藏东南部、云南省西北部、四川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北部、河南省南部、江西省北部、安徽省、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上海等地。

据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介绍,此次日全食带在我国的长度约1万公里,平均宽度230公里,几乎覆盖整个长江流域。我国境内能够观测到的全食时间最长达到6分1秒,是本世纪最长的一次日全食。 

在湖北、重庆、江西、浙江等条件较好的日全食观测地,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天文发烧友和当地群众共同目睹了这一天文奇观,并观测到了色球层、日冕、贝利珠、钻石环等壮观绚丽的景象。

各地的“追日族”有的手持护目镜,有的拿着废胶片,有的架好天文望远镜,大家被壮丽的天象震撼,照相机快门声响成一片。在湖北宜昌三峡大坝观测点,一名来自英国的天文爱好者说:“我很早就选定了来中国见证这次百年罕见的日全食,这次的经历非常棒!”

此外,很多网民通过网络视频直播也同步欣赏到了难得的日全食天象。

“十八般兵器”齐上阵

记者亲历

雷雨知趣避开日全食 杭州有幸见证奇观

日月“断桥会”西湖上演

西湖断桥因为白素贞与许仙的邂逅而成为全球华人心中最浪漫的地方之一,数以万计的杭州市民和来自全国、全世界各地的天文爱好者昨天在断桥上、西湖边,见证了太阳与月亮更加浪漫的邂逅。而周边嘉兴、海宁、上海等地的大雨,更让选择杭州观测这次500年一遇“超长日全食”的人们大呼幸运。

雷雨迟到 好戏如约

杭州市气象台21日预报第二天上午将有雷雨,这个消息让期盼能在西湖边看到日食的人不免沮丧,许多“发烧级”的天文爱好者甚至迅速购买了赴湖北和四川的飞机票,连夜赶到天气状况更加乐观的观测地。

21日夜间杭州的天空开始布满阴云,甚至不时有闪电,但雨却一直没下。22日,当记者7点左右赶到西湖断桥时,看到湖边、桥上以及周围的山坡上站满了仰着脖子的人,就连旁边路口的交通协管员都不时抬头看看天空。不少天文爱好者也早已架好了他们的长枪短炮,虽然这时候还没有人知道太阳在云层下的什么方向。

“当时我的心和天空一样,都是铅灰色的。”专程从西安赶到杭州的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老师朱坤显对记者说,“好在这是老天爷开的一个小玩笑。”正如他所说,接近8点30分时,西湖上的云层突然散开一个缺口,太阳正好从这个缺口中射出光芒。从观测镜中看,它已经被月亮“咬”掉了一小口。这突如其来的惊喜让桥上的人们欢呼了好一阵子。

暗夜降临 一片寂静

昨天杭州地区的日食8点21分零1秒“初亏”,9点33分零8秒进入全食阶段。等待全食的一小时时间在人们的观测和交流中过得很快,将近9点25分时,天空已经明显地暗了下来。西湖边的路灯全部亮了起来,道路上的汽车也纷纷亮起车灯,许多鸟儿误认为日近黄昏,从湖上飞回湖岸和白堤。

9点33分左右,观测镜中的太阳只剩最下面细细的一弯,这一弯也逐渐变短,许多人开始摘下观测镜用肉眼直接观看,并用大声的欢呼迎接“食甚”前美丽的钻石环和贝利珠。

但是,当撼人心魄的贝利珠以及之后日冕从月影周围跃然出现时,断桥上和西湖边的人群却突然安静下来。记者身边的一位刚才还问东问西的小男孩此时屏住了呼吸,靠在母亲怀中直瞪瞪地看着天上黑色的太阳。或许真正见证此刻的人们才会明白,为什么古时候的人会将日食误认为是“末日”的降临,因为日全食下的天空既非黑夜、也非白昼,黑紫色的太阳外围绕着一圈像水汽一样的白色日冕,金星等明亮的星星在“不正确的时间”出现在“不正确的位置”,天空呈现灰黄色的奇怪色调,整个大地笼罩在寂静中……

重获光明 相约北京

对于日全食来说,5分24秒的时间已经很长了,但是对于昨天断桥上和西湖边的人们来说,这还显得太短。9点39分左右紫黑色的太阳最上面露出一片夺目的光,在人们的又一次欢呼中,光明迅速地战胜了黑暗,肉眼中的太阳也很快变成了刺眼的光球。仿佛被按了5分多钟“暂停键”的世界又再度开始运转,早高峰的公路上汽车喇叭声响成一片,鸟儿也呼啦啦一片朝着湖中飞去。断桥上和西湖边的人们开始“散场”,但真正的天文爱好者和摄影师们依然在继续他们的使命,直到太阳“复圆”。

一个多小时前还一脸沮丧的朱坤显此时满面笑容地蹲在自己的望远镜旁,“真是太幸运了,这次的日食非常棒,从目镜中看日冕非常清晰。”

据朱老师介绍,他们这个观测团体曾一起参加了1997年漠河日食的观测,当时就定好了2009年来杭州观测这次我国500年来持续全食时间最长的“超长日全食”,而明年1月他们还要去贵州观测日环食。当记者邀请他们26年后来北京观测日全食时,朱老师笑着说,“我今年50多岁了,只要能活到那时候,我就一定去!”

晨报杭州专电 特派记者 喻晓

各地逐日

数百万人武汉看天

7月22日上午,武汉市数百万市民和外来人口享受了一次数百年难遇的视觉盛宴,据汉口江滩管理办公室统计,截至昨日上午10时,汉口江滩聚集的观测人数超过25万。

岳阳楼下朝晖夕阴

昨日上午9时24分,湖南岳阳的日食达到最大值99.51%。此时透过观测镜看到的太阳只剩下一条细细的金边,天空变得黯淡起来,岳阳楼罩上了一层金色光环,波光粼粼的洞庭湖更显得神秘莫测。不禁令人想起了范仲淹的名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成都手机电话难打

昨晨成都阴云密布,小雨时落时歇。成都市民未能观测到整个日食的完整过程,但仍看到了接近全食时新月似的太阳,并亲身感受了“白天里的黑夜”。9时10分左右,城市陷入黑暗,广场的灯火通明。此时,很多人反映手机打不出去。

旅客上海空中逐日

22日早上,上海恰逢阴雨天气,云雾浓厚,众多天文爱好者未能目睹日全食奇观。然而,一批空中旅客却有幸全方位感受到了日全食的风采。从首尔转乘KE893次航班飞抵上海的美国籍乘客Russel先生是精明的“空中逐日大军”中的一员。他说,此前他早就确定来上海观看日全食,但从网上得知日食期间上海可能为阴雨天气,便改签了航班以便在云端欣赏日全食奇观。据统计,22日上海日全食期间,共有20余架次国际航班平安飞抵浦东机场,飞机上有众多境外天文发烧友。

台湾转播大陆全食

22日上午,台湾电视和网络视频媒体对大陆地区的日全食过程进行了实况转播,台湾各地的观测点也涌入大量民众,争相观赏日偏食现象。有趣的是,现场还有学童拿着锅盖敲击,模仿古人驱赶“天狗”,相当热闹。

香港市民争睹偏食

“哇,好壮观!快看快看!”香港太空馆顶层观景台上爆发出一连串欢呼声。22日早晨,香港太空馆前排起300多米的“观日”长龙,市民争睹日偏食。香港太空馆助理馆长黄耀华说,香港90%以上的天文“发烧友”早已赶往内地“追日”。

本版文图除署名外均据新华社、

长江日报、重庆晨报等媒体

天文收获

科学家首获30分钟内冕像

据新华社电(记者 蔡玉高 刘巍巍)日全食是观测太阳日冕的最佳时机。“中国2009日全食中心线联测项目”负责人之一、江苏省天文学会秘书长李旻22日告诉记者,此次日全食观测,他们获得了长达30分钟的连续内冕像。这在中国天文学界还是第一次,在世界天文学界也极为罕见。由于在全国由西向东布置了15个观测点,紫金山天文台等科研单位从此次日全食中收获颇丰。

日冕是太阳最外围大气。日冕的范围很大,接近太阳表面的那部分日冕,一般称内冕。日冕的活动对地球有重要影响,但至今还有许多未解之谜。日全食是观测太阳日冕的最佳时机。

动物趣闻

遭遇日全食 动物也“疯狂”

据新华社电(章苒 张遥)大象回家,猴子嘶叫,丹顶鹤在水边摆出睡觉的姿态,长颈鹿聚成一团不知所措……22日9时35分左右,日全食“食甚”带来的骤然黑夜在杭州动物园掀起不小的波澜。

在大象馆,两只重约5吨的大型亚洲象原本在吃草、玩耍。等到太阳完全被遮住,突然白昼变黑夜,两只大象立刻扔开了正用鼻子卷住、准备送进嘴里的草,齐刷刷转身赶回室内场馆。

斑狐猴算是整个园子里最吵闹的动物。天突然变黑的一瞬间,两只斑狐猴齐刷刷拼命地嘶叫,叫声环绕着黑暗里寂静的猴山。猴子们纷纷回到山洞里,仅剩下几只在山上观望。

对于禽类来说,天色骤然变黑让它们趁着机会打了个盹。先前歇在树上的鸟儿纷纷归巢,在水边喝水或闲逛的丹顶鹤、火烈鸟,干脆就地摆出了睡觉的姿态,准备入眠。

相关链接

2035年

北京能看日全食

据中科院国家天文台预测,下次日全食出现在中国境内的时间是2034年3月20日,地点在西藏和青海的部分地区,但全食时间较短、自然环境也不是十分利于观测。而再下一次日全食,将于2035年9月2日出现在中国北方,北京正好位于全食带的中心线附近,这是北京城400年来才有的机遇,与22日这次日全食一样,也是上午8点多钟,届时北京市民有望观测到长约1分20秒的全食。

晨报记者 喻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