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星显卡试用——红色N9600GSO-T2D384-OC

天极yesky
isyuan
当我在邮箱里收到编辑通知我获得显卡试用资格的时候——我保证这是今年给我的最大惊喜!当即回复确认邮件,然后签协议、发传真、汇押金,天极的编辑的效率真是高,我在2008年7月28日上午就收到了显卡,立即让同事把乐不可支的我照了下来。
感谢天极对我的信任!为了写好这篇试用报告,我查阅了大量的报纸、杂志,在网上浏览了无数的资料,写了几千字的笔记,使自己的硬件水平,尤其是显卡知识来了一个update。
一、外观
回到家后急不可待的打开包装,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取出显卡,红色的PCB板仿佛一道红色闪电射入眼帘。大家请看像不像闪电,哈哈^0^
对这块显卡的第一印象比我想象中的要大一些。通过照片可以明显的看到要占用二个扩展插槽,并且是双DVI + S-VIDEO接口。配合NVIDIA的PureVideo以及H.264硬件解码,能够轻松组建高清家庭影音平台。
通过包装盒上的标签,可以清楚的看到显卡的型号和相关参数和特点。
包装盒内丰富齐全的配件。
二、产品描述和特点
每年夏天是显卡领域最热闹的时候,技术不断更迭,市场上品种繁多,NVIDIA和AMD都会推出当年最重头的产品。NIVDIA推出的GeForce 9600GSO,可以说就是针对AMD的HD3850,仅次于9600GT的性能,以及具有竞争力的价格,是近期热门的中端显卡。
GeForce 9600GSO是由GeForce 8800GS衍变而来,只是制程以及显存频率上的区别,所以GeForce 9600GSO无公版可言。GeForce 9600GSO功耗较低,这样既可以减小对电源要要求,又可以控制机箱内部的发热量,更符合最近环保节能的要求。用它搭建中端SLI系统无疑最为合适。
微星作为一线板卡生产商,当然也会紧跟形势推出具有自己代表性的9600GSO产品。
N9600GSO-T2D384-OC,基于65nm工艺制造,采用G92显示核心。使用红色的8层PCB设计,以及三星384MB GDDR3显存,显卡采用了核心与显存独立的供电模块。它采用DX10规范的统一渲染架构,没有了传统意义上渲染管线的概念,统一称为单一的Streaming Processor单元,显卡内建96个Streaming Processor处理单元。这款显卡是超频版的设计,核心频率为600MHz,Shader频率为1500MHz,支持Shader Moder 4.0、OpenGL 2.0,支持第二代Pure Video高清视频回放技术,它还支持NVIDIA SLI技术、PhysX物理加速技术。支持PCI-E 2.0规格。
大家可以看看微星N9600GSO-T2D384-OC具体的参数规格。
绘图引擎 | GeForce 9600 GSO |
接口类型 | PCI Express x16 2.0 |
显存形式 | GDDR3 |
显存容量(MB) | 384 |
显存位宽 | 192bit |
核心频率(MHz) | 600 |
流处理器频率(MHz) | 1500 |
显存带宽(GB/秒) | 43.2 |
纹理填充率(十亿/秒) | 26.4 |
DVI 输出 | 2 |
D-SUB 输出 | 2(via DVI to D-Sub adaptor) |
TV-输出 | 1(via S-Video to Composite) |
HDMI-输出 | 1(via DVI to HDMI adaptor) |
VIVO(视讯输入 / 输出) | N/A |
HDTV | Y |
HDCP | Y |
HDMI | Y |
双 DVI 输出 | Y |
显示输出(最大解析度) | 2560x1600 |
RAMDACs | 400 |
DirectX 版本 | 10.0 |
OpenGL 版本 | 2.1 |
CorssFire | N/A |
SLI | Y |
3-way SLI 技术 | N/A |
HyperMemory 技术 | N/A |
TurboCache技术 | N/A |
传统的风扇设计由于采用的扇叶是一般的侧切方式,所以它会造成的机箱内部的气流混乱,同时引起内部空气的压力不断增大,因此导致了噪音升高。
这款产品的最大特点是在散热设计上,采用了今年微星的主力散热技术的两项结合,在散热技术上开创了前所未有的两项革命性设计——“海藻扇”与“蝙蝠车造型扰流上盖”。
“海藻扇”叶片经独特流体力学设计,能提供较大的风量,有效加速热气的排出,进而使机箱内的气体对流更有效率。在使用当中,几不可闻的显卡风扇的声音——这点让我赞不绝口!
“蝙蝠车造型扰流上盖”乃针对2-Slot显示卡双倍厚度的特性,所开创的散热设计,采用「鳍片内嵌风扇」的设计,让风扇与大型铜制散热鳍片更为靠近,如此一来,鳍片温度便能迅速被风扇带走,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此外,“蝙蝠车造型扰流上盖”的设计明显缩小显示卡厚度,即便两张显示卡使用相邻的插槽,也有充足的空气对流空间,搭配微星革命性散热技术,使用者毋须担心两张显示卡会因太过靠近而发生温度过高的问题。
三、硬件、软件安装
经过前期的学习,发现在各大媒体上关于显卡的测试文章多如牛毛。我仔细考虑了一下,这是一篇关于我使用显卡的文章,而不是专门的显卡测试报告,就决定没有使用当下最流行的软硬件平台(Windows Vista SP1 + 2GB内存 + 22英寸液晶显示器),一方面自己写的可能也不会有他们专业,避免了与各大媒体上的测试报告雷同,以免抄袭之嫌;另一方面也是另辟蹊径让各位读者了解非流行硬件平台的显卡使用情况,而是客观实际的使用了自己电脑本来的配置。
简单的说一说我的电脑吧,去年夏季我组装了一台电脑,由于经费不足,当时没有购买显卡,一直使用一块PCI接口GeForce4 MX440-8X 64MB的显卡,原计划今年购买一块显卡。看到这次天极网组织微星显卡试用活动,很感兴趣,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就报名了,感谢微星、感谢天极,终于让我得到试用机会。
下面是我的电脑配置,也就是试用平台:
主板:华硕M2N-PLUS SLI VISTA EDITION
芯片组:NVIDIA nForce 500 SLI MCP
CPU:AMD Athlon 64 X2 4800+
内存:金士顿 DDR2 667 1G
电源:康舒 400W
硬盘:希捷酷鱼PATA 7200 300GB
显示器:LG CRT 17英寸
操作系统:Windows XP Professional Service Pack 3
DirectX版本:9.0c
屏幕分辨率:1024×768
在安装的时候由于显卡太长,我不得不把硬盘换了一个位置,捣鼓了半天。并且还发现由于我的机箱电源没有提供6PIN显卡电源接口,正好利用附件里提供的4PIN转6PIN接口的电源转接线解决了问题。另外由于我使用的是CRT显器,正好用上了附件里的DVI转VGA接口,看来微星什么都替我们考虑好了!呵呵!
安装好硬件后,直接使用了安装盘里的驱动程序,一切都挺简单,重新启动后,在任务栏右下角会出现“NVIDIA控制面板”的绿色图标,打开NVIDIA控制面板后,如图所示出现各种高级设置,大家有时间仔细研究一下吧。
四、游戏测试
GeForce 9600GSO足以应付当前大多数的3D游戏。让我们找一个最热门的游戏——《鬼泣4》试一下吧,由于我使用的是Windows XP,无法使用最新的DirectX 10.0(DirectX 10.0仅支持Windows Vista)。
《鬼泣4》中有“Performance Test”选项,可以对电脑配置进行测试,评定电脑是否能流畅运行该游戏,得分最高为“S”,然后依次为“A-B-C-D”。下是是测试的截图和成绩评定。
整个测试过程全部达到了100 FPS以上,最后得到了“S级”的流畅评价。
大家可以看一看另一款游戏《孤岛危机》的截图。
五、超频表现
这款显卡本来就是一款超频版显卡,咱们再试试在此基础上的超频测试情况。
我在网上下载了EVGA Precision v1.3.1,这是一款操作简单的显卡超频软件。
如上图所示,主界面左侧显示GPU温度、核心频率、流处理器频率、显存频率;主界面右侧超频的选项,从上到下分别是核心频率、流处理器频率、显存频率和风扇转速。
我将核心频率由原600MHz调到773MHz,流处理器频率由原1500MHz调到1852MHz,显存频率由原900MHz调到1127MHz,依然测试通过。
强于公版的频率,同时还有进一步可超频空间,再搭配上独家的散热风扇设计,仅以899的市场价格进行销售(当各位买的时候肯定大大低于这个价位了),以如此低廉的价格买到一款更好散热、更低噪音、更高性能、质量更可靠的显卡,是对最近有意向购买中端显卡的用户一个极好的产品推荐。
通过这次试用,我决定另购一块微星N9600GSO-T2D384-OC显卡,搭建SLI系统。如有机会再写一篇使用心得,以分享经验。
最后再次感谢天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