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1期]明明白白消费——数码相机图像传感器篇

电脑报
(文章来自电脑报2008年第21期C版)
(电脑报2008年第21期)转眼又到了6月,而这个时间也预示着数码相机市场即将进入销售旺季,近期询问数码相机选购问题的读者也非常多。虽然现在数码相机已相当普及,但大家在选购产品时,仍会遇到很多问题,对于产品参数并不都很明白。而有些奸商正是利用了消费者这一弱点,大肆吹嘘、偷换概念,扰乱消费者的心理,从而达到赚取黑心钱的目的。这里,菲菲就分三期来给大家讲解选购数码相机时应注意的一些主要参数及功能,让大家能明明白白消费。
像素不是唯一
菲菲知道,很多读者在选购数码相机时,首先关心的就是数码相机的有效像素。在数码相机的发展史上,像素的提升一直是厂家研发的重点。而商家也一直鼓吹像素越高越好的理论。其实,现在像素已经不再是选购数码相机最重要的考量指标,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700万或800万像素的产品已经可以满足日常需要了,足以冲印10英寸~15英寸的照片。对于1000万和1200万像素之间的图片质量差异,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菲菲认为,大家应该把选购重点放在产品的功能与性价比上,比如上期菲菲为大家介绍的面部智能识别功能就很实用。
![]() |
成像原理
正确认识CCD尺寸
CCD/CMOS尺寸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使用图像传感器的横边与纵边长度来表示,这比较常见于数码单反产品上;另一种则由以往CRT显示器尺寸的表示方法扩展而来,即以图像传感器被切割前的圆直径来表示,比如1/1.8英寸、1/2.5英寸等。CCD/CMOS的尺寸是商家在推销数码相机时炒作的重点,由于目前采用2/3英寸CCD的数码相机极其少见,在奸商口中1/1.8英寸就成了大尺寸CCD。奸商们也努力让消费者接受CCD越大图像就越清晰的概念,其实,这样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有误导消费者的嫌疑。CCD/CMOS的尺寸是决定感光面积的一大要素,但可别以为CCD尺寸越大画质就一定越好,比如700万像素、1/2.5英寸CCD的单个感光像素点其实就要比1200万像素、1/1.8英寸CCD的大。同时,数码相机的画质也不仅仅取决于图像传感器,镜头、图像处理引擎与相关图像处理算法也同样重要。
CMOS/CCD 各有长短
目前,数码相机上使用的图像传感器主要分为CCD(电子耦合组件)与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两种,两者各有优点,但也各有缺点。CCD在噪点控制方面较为出色,同时比较容易实现高感光度;而CMOS速度快、能耗低、便于制造。虽然小尺寸CMOS的成本很低,但由于其成像效果与CCD差距极大,因此目前主流消费数码相机大多采用CCD作为图像传感器。但大尺寸CMOS由于比较容易在像素上得到发展,且厂家也很好地解决了噪点控制方面的问题,加之CMOS在速度方面的表现要好于CCD,因此如今越来越多的厂家选择CMOS作为数码单反的图像传感器。综上所述,菲菲建议大家在选购消费数码相机时,选择CCD作为图像传感器的产品,而购买数码单反则可挑选采用CMOS的产品。
![]() |
CCD感光元件
高感光度成像质量很重要
通俗地说,感光度就是图像传感器对光线的敏感程度。在相同的光照与光圈下,感光度越高,曝光时的快门速度就越快。当我们需要在较暗处拍摄运动场景时(比如舞台照),高感光度确实对成功拍照有较大帮助。但是,我们提升感光度的同时,画面的噪点也会明显增加,同时画面解析度也会下降,这也是为什么早期的消费类数码相机感光度只能达到ISO 400的原因之一。因此,大家在选购数码相机时,不要单纯地看参数指标,更别轻易听信经销商所宣传的某款数码相机感光度能达到多少多少。而是应该结合产品在高感光度下的实际表现作为选购依据,不能简单地认为感光度越高产品性能就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