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9期]发型不能乱——游戏中的中国古代人物发型(图)

电脑报
(文章来自电脑报2008年第19期E版)
(电脑报2008年第19期E版)记得阿宝初中时候最流行的是“中分”、“边分”等“非主流”发型,并对这些发型非常臭美,达到了“头可断,血可流,发型不可乱”的程度。
发型是人物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便是在张扬个性的现今社会里也是如此。不过要说起中国古代的发型,当然不可能像现在这样随意和夸张。至于在游戏中经常看到的那些人物,很多时候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古代真实发型的原貌,当然其中也会有一些不符合实际的特例——姑且我们把这些发型看作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处理吧!
随意洒脱我逍遥
对应人物:李逍遥
登场游戏:“仙剑奇侠传”系列
逍遥小哥作为国产游戏的标志性人物,理应拿出来第一个“评头论足”。在《仙剑奇侠传》中李逍遥的年龄考虑到游戏跨度的因素应该在15~20岁之间,而恰好古人应该在8~15岁的时候进行“束发”,即将少年时期两个类似羊角的头鬏散开并扎成一束,直到20岁的时候再进行仪式的冠礼。
李逍遥在游戏中的发型可以说是恰好符合了历史。虽然说也有一些官宦或是富贵人家会对少年的发型进行一些“加强”,例如盘于头上并用饰品固定,但考虑到李逍遥出身普通,而且习练武艺之人更为注重随意洒脱,所以这种简单的发型仍然有着很大的魅力。
束发:古代男孩成童,将头发束成一髻。因此用束发代指成童,是指八岁以上的儿童。
短发干练精神足
发型代表:干练短发
对应人物:云天河
登场游戏:《仙剑奇侠传4》
事实上无论是在哪个历史时期,除了少量军队中的士兵为了战斗的需要而保持短发外,短发这种如今非常普遍的发型是几乎不会被古代百姓所选择的。去年才走入玩家视线的云天河自幼就独自生存于山野之中,因而缺乏相应的“礼教”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虽然说长时间脱离了群众生活,但是云天河一登场便展现了一头干练的短发,估计也很有可能是他自己使用某种工具DIY的发型。
尽管说其他的角色扮演游戏中也经常会安排一位短发的男配角登场来满足大家不同的审美风格,但是从背景设定上来看,似乎也只有云天河是最为理想的人选。
顶上明灯显凶悍
对应人物:典韦
登场游戏:“三国无双”系列
笔者在某本时尚杂志上看过一个关于男性发型的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女性都认为光头的男性更具男性魅力,并且隐隐含有一种侵略性。
在游戏中出现的光头男性除了少数的搞笑人物,大多都属于高大威武的“猛将兄”。在“三国无双”系列,超级武将之一的典韦被设定成了光头的造型,感觉上比较符合绝大多数玩家心目中的形象,但实际上却也仍然只是一种艺术夸张。
虽然说史书中并没有直接描述典韦发型的文字,但是从典韦有字(子满)这一点来判断,“阿瞒恶来”的身份绝非是底层,故此也不会轻易地以光头形象示众——要知道某些历史时期里,出于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对于僧人的发型都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如果光头却无戒疤和度牒之类的身份证明,可是要接受“拷问”的。
戒疤:戒疤又称香疤。指佛教徒为求受清净戒体而燃香于身上所遗留的疤痕。其行为根据或系起自于舍身供养之思想。相传始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沙门志德住持金陵天禧寺时,与七众授戒,燃香于顶,指为终身之誓。此事逐渐演变成惯例。后世中国佛教徒往往以此表示自己的信心,出家众之烧戒疤更成为是否受戒的辨识方式。
1983年12月,中国佛教协会理事扩大会议作出了《关于汉族佛教寺庙剃度传戒问题的决议》。该决议中说:受戒时在受戒人头顶烧戒疤的做法“并非佛教原有的仪制,因有损身体健康,今后一律废止”。从此以后,新受戒的汉族僧人,头顶上再也不会有戒疤了。
束发顶冠能定国
对应人物:包拯
登场游戏:《包青天之七侠五义》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收发肤是孝之始也”,从汉代的独尊儒学之后,留长发几乎就成为了定数,因而最为简单的发型就是“束发”。包拯在游戏中的发型比较直观地展现了宋代常见的发型特点,虽然有些披散的感觉,但实际上都是在顶冠的“作用”下非常正规地“装束”。
武能安邦发从简
对应人物:赵云
登场游戏:众多三国题材游戏
前文中我们提到了为了作战的需要在特定情况下古人也会留短发,但是这种情况基本都集中在士兵和底层军官中,而像常山赵子龙这样的名将当然还需要特别注意形象,特别是为了佩戴头盔更为方便,往往会将头发简单地束起。
《三国赵云传》中的游戏人物形象,虽然没有直接显示子龙的发型,但是仅就头盔的外观就可以直接验证这种发型的存在。相反像关羽经常会在游戏中以一种头巾包头的造型出现,这样其实才是不合常理的。
天真活泼阿福头
对应人物:小李子
登场游戏:《新绝代双骄前传》
虽然在《新绝代双骄前传》里小李子属于一个纯粹的配角,但是他一出场就会让人情不自禁地联想到童年时期的某个人物——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他的发型极具代表性。我们可以看到小李子的发型俗称“阿福头”,而这种发型实际是在明朝末年才出现的。
而由于原著小说的背景年代就很难考证,加上游戏化的艺术处理,因而较难判定这种发型是否符合历史。
古代的真实情况是八九岁之前的孩童发型为垂髫(头上下垂的短发),而再到十三四岁之前的少年发型则为“总角”(将头发分作左右各在头顶扎成一个发结,形似两个羊角)。
特立独行近乎妖
对应人物:左慈
登场游戏:“三国无双”系列
左慈在三国历史中属于一个“神仙”级别的人物,因而他的“扫把头”我们姑且可以揣测成一种和凡人不同的风俗吧!之所以要把这种发型也特别归入一类进行说明,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可以从不少的游戏中找到类似的奇特发型,甚至是属于世界范围内的“新潮”,例如“街头霸王”系列中的古烈等。
披头散发豪放客
对应人物:夏侯仪
登场游戏:《幽城幻剑录》
根据当年游戏的官方资料介绍,夏侯仪的发型是为了“适应沙漠地形而设计”的,而且还“具有现代流行感”,这简直就是摆明了和历史没有多大关系。实际上像夏侯仪这种披头散发的造型,在古代基本上只有在特定时期才能说得通,例如孩童时期、入睡时、生病、家中有人去世、从事特殊行业或是疯子。因为《幽城幻剑录》的背景时期处于宋代,正是古代礼数要求比较苛刻的一个年代。所以如果一定要给夏侯仪做一个合理的解释,那么就是他一定不是汉族——这样才是惟一可能出现如此奔放发型的缘由。